经过一个月的机械式练习,对于四列变两列这种队列转换士兵们已经基本掌握,而且此时没有任何战场上的压力,不用担心忽然飞来的炮弹和铅弹,也不是在行进中转换,几乎是几秒钟的时间,中间的三个连队已经排成了两列横队,五六两个连队在横队的后面,仍旧保持着四列队。
王征夷看着山坡上的刘健忽然变幻了阵列,皱起了眉头。这种队列转换他的营队也可以做到,但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且会有一定的混乱,毕竟平时训练的重心在于装填的保持队列的整齐。
“他要干什么?拉宽正面,将那两个连队调到右翼?”
因为山坡的高度以及第一排横队的阻隔,王征夷看不到忽然退后的两个连队去了哪里,但按照他的推断显而易见的是准备支援薄弱的右翼。
“哼,时间不够的,你拉宽的正面,岂不是更容易突破?”
虽然有山坡和前面横队的阻隔让王征夷看不到具体的调动,但在战场中搏杀了十余年的他还是很快想到了刘健可能的行动,无非就是将两个连队调动到右翼。
如果是学他一样侧翼突破,那么那两个连队根本不应该忽然后退,而是会向前。
“年轻人啊,被动的防御永远只能做失败者,你选择了山坡作为战场,但却没有发挥出山坡的优势,战场上的东西永远不是书本能学到的。”
看着一步步逼近的对手,看来王征夷已经认定刘健是把那两个连队调动到了右翼,从时间上来看优势在王征夷的一边,山坡可以增加防守的效率,但也减缓了连队调动的速度。
“通知李沐,前出五十步,坚守到结束,孙祥,你现在负责这边的三个连队,维持线列的整齐,不管李沐那里是崩溃还是怎么样,都不要去管,除此之外,做你认为正确的决定。军鼓手向右翼前进,开始吹奏。”
说完之后,刘健急忙跑向了最左翼的两个连队。现在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过二百步了,此时任何阵型的变动都会引起混乱,但刘健还是不放心,仍旧让军鼓手营造一种两个连队正向右翼移动的假象。
王征夷虽然看不到山坡后的刘健,但听着对面传来的熟悉的鼓点声,嘴角露出了微笑,看来对方果然如他猜想的一样,把两个连队调往右翼。
“时间站在咱们这边。嗯?他疯了?那个连队怎么朝这里前进了?”
随着刘健命令的下达,李沐的连队开始朝前移动,整个连队离开了阵线,李沐不知道刘健到底在想什么,但此时刘健还是他的指挥官,他要做的只是服从。
“真是疯了。”李沐摇了摇头,还是拔出了指挥刀喊道:“全连,齐步走。”
笛手开始吹奏,整个连队离开了阵线朝着对方的横队靠近,士兵们端着燧发枪,跟随着笛子的节奏迈着整齐的步伐。
现在双方已经无法再做任何队形的改变,一方面是通信水平的落后,另一方面是改变队形将会导致线列的混乱。
“他想干什么?让这个连队来送死?这样的人根本没资格成为燕国军队的营队长。
命令左翼那两个连队,用射击击溃那个突出的连队,保持线列的整齐,不要冲锋,他们的两个连队的支援应该快要到了,混乱的阵型对我们不利。”
双方的士兵已经靠的很近,而李沐的连队更是单独地走到了队列的最前面,停下脚步后,和对面的距离只有一百步了。
王征夷的决断是正确的,如果是齐射后冲锋,固然会抢占时间上的优势,但如果刘健的两个连队忽然到达,那么混乱的阵型将会遭到对方的齐射,损失是巨大的。
“七十步对射。用不了两轮,他们就会被认为伤亡超过四成而被判定崩溃。消灭到这个连队后我们将占据全面的优势。”
李沐看着逐渐靠近和从右翼包围过来的对手,心里咒骂了一句,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行为幸好是发生在演习中,如果是真正的战斗,那么这个连队就算废掉了。
“瞎指挥!”
原本存在的一点好感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军人的荣誉感让他觉得耻辱——这次演习或许是他们营队有史以来最惨的失败。
对方和李沐的距离已经不过一百步,士兵们已经握紧了燧发枪,手指放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击发。
刘健此时已经到达了左翼的两个连队,计算了一下距离和时间,拔出了指挥刀喊道:“两个连队,纵队行军,跟我来。”
当刘健的指挥刀拔出的时候,枪声已经响了,面对两个连队的包夹,李沐的连队立刻被判定伤亡了二十人,因为距离很远,按照伤亡判定表上的数值也不过是这么多。
“冲锋!”
想到之前刘健的交代,心中咒骂了一句,但还是拔出了指挥刀呼喊着。士兵们虽然很疑惑,但也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冲了过去。
七十步的距离,发动冲锋的话不过十秒钟的时间,而十秒钟根本无法完成装填,即便射速最快的齐国技击士团也不可能。
“左翼!他们的左翼!他们的两个连根本没有调往右翼,而是一直在他们的左翼隐藏着。”
副官发现了刘健带领的两个连队已经从左翼出现,有些惊讶地呼喊着。王征夷愣了一瞬,马上喊道:“通知那两个连队,反冲锋,快速消灭掉那个连队,然后再整队,要快!”
身边的传令兵急忙向左跑去,距离并不远,但之前的命令是保持阵型的齐射,这就导致了大约半分钟的通讯延迟。
面对李沐不按常理送死式的冲锋,两个连队稍微愣了一下,虽然之前接到的命令是对射,但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一个连队反冲锋,而另一个连队在后面继续装填,随时准备面对对方忽然出现的支援右翼的连队,因为战场的硝烟还没散去,他们没有注意到刘健带领的两个连队已经出现,不是支援这里,而是攻击了他们的右翼。
“冲锋!”
七十步的距离很近,双方很快碰撞在一起,虽然不是生死相搏,但反冲锋的连队不过比李沐的连队多了二十个人。
战斗的关键还是在两支部队的侧翼,王征夷和刘健使用的战术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侧翼优势突破,但因为刘健故意示弱和山坡的阻拦,导致王征夷判断失误,以为刘健是被动防御,将那两个连队调往了右翼。
现在双方都在抢时间,谁的侧翼先崩溃谁就失败。而刘健此时带领着两个连队正快速地前进着,没有采用横队,而是用四列纵队行军的方式迅速绕到了王征夷的右翼,在到达位置后立定转向,由纵队变为横队。
“漂亮!行军纵队也可以在战斗中使用!”
正在远处观察这一切的团长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这种纵队行军的方式他从未见过。
横队因为需要保持几十人的平行推进而不可避免地很缓慢,纵队行军虽然很快但却在战斗中无法使用,因为平时的训练中并没有重视,还没有人采用这种方法来快速机动。
“举枪!齐射!”
两个连队迅速机动到了王征夷部队的右侧,如同海战一样抢占了t字头,两个连队形成一个锐角围住了最右侧的连队,而此时双方线列的距离不过一百步,王征夷最右侧的连队实际上被三面包围。
一个月的时间用来苦练纵队行军和快速转向的结果终于显现了出来,在刘健的指挥下,两个连队以两倍于横队的速度迅速地抢占了有利位置,到达后迅速转向,纵队立刻变成了横队,这种横队对士兵而言再熟悉不过。
虽然刘健的命令,两个连队的士兵迅速完成了齐射准备,第一排半蹲。
“砰!”
白色的硝烟飘出,因为腹背受敌和两个连队的齐射,参谋人员认为最右侧的那个连队伤亡已经超过了四成,实际上也就是溃败了。
而此时李沐的连队正和那两个连队焦灼在一起,王征夷的传令兵到达的时候,刘健已经击溃了右翼的那个连队,两个连队迅速转向,朝着王征夷的背后移动,斜向包围。
“弃子!那个连队根本就是弃子!用来争取时间的弃子!”
王征夷狠狠地骂着,因为按照判定,一场连队白刃战的时间为一分钟,因为害怕刘健的那两个连队忽然支援右翼,而不得不小心地维持着线列的稳定,没有命令齐射后冲锋而是命令他们在七十步外对射。这就那两个连队导致面对不按常理、一枪未放就发动白刃突击的李沐,出现了迟疑。
实际上两个连队长的想法是正确的,一个连队发动反冲锋,另一个连队继续装填以防止忽然出现的增援——齐射后的装填是需要大约二十秒的时间,如果这时候对方的增援出现,那么通过齐射将让他们损失惨重。
一分钟的时间,足够刘健的纵队行军到达指定的位置完成转向和射击,在参谋人员的认定下,王征夷最右侧的连队已经退出了战斗,而十几秒后李沐的连队也被宣布退出战斗。
因为迟疑和命令的延迟,王征夷的两个连队没有形成局部优势,而是让李沐争取到了一分钟的时间,况且纵队行军转化为横队射击他的营队根本没有练习过。
“怎么办?让那两个连队攻击山坡?不行,白刃战后的整队还需要时间,而且还要装填,他们在山上,只要坚持三分钟,我的线列就会全部溃散,那小子已经到了我的身后,形成了夹击。”
王征夷看着已经行进到他侧后的刘健,心里开始琢磨任何获胜的可能性,但他发现从一开始就被这个年轻人算计了。
“无论是看似可笑的横队还是向右移动的鼓点,根本都是假象,他从一开始就没准备被动防御,而是和我一样采用侧翼突破的战术。
但他先利用假象让我认为他的防御出现了漏洞,而用那个连队作为诱饵,用刺刀延缓我的线列推进时间,利用时间差机动到我的右翼和后方……”
短短的几秒钟,王征夷已经完全想清楚了这一切,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刘健的那两个连队通过纵队行军忽然转换成横队攻击,纵队行进的速度是横队的两倍,这个时间差让他措手不及。
而山坡上的孙祥目睹了这一切,想到了刘健临走前说的那句:“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迅速命令左翼的连队向前推进,和刘健形成夹击,而自己的连队仍然在山上保持着齐射的准备,随时准备对方的反扑。
“吹号,认输。”
“营队长,我们只要拿下了山坡,就可以把战斗拖到最后,即便失败也是体面的失败。”
副官有些焦急地提醒着,毕竟这些年来他们从未败过,无论是战争还是演习。
“失败就是失败,没有什么体面的失败,这又不是和外人打,输了就要承认。不可能赢了。”
说完之后,王征夷无奈地摇了摇头,无比落寞。
远处观战的团长听到了王征夷的号声,意犹未尽的拿开了望远镜。
“完美的一战。可以把一个连——也就是他所有兵力的六分之一当做弃子;以纵队行军转化为横队射击;故意示弱来迷惑王征夷;借助山坡来阻挡王征夷的视线,让王征夷以为他会支援右翼……
可圈可点啊,这小家伙足以胜任营队长的位置,让我看看你将来在倭国又会给我什么惊喜。”
昨天他已经接到了通知,一个月后将在沧海卫登船,各国王室已经商定好共同出兵——原本并不着急,但前一阵传来的消息是南方联合在一起的大名击败了丰臣家的军队,看起来强大的丰臣家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这样各国王室不得不谨慎起来,有消息说在南方大名的军队中出现了西夷的雇佣军。
原本的计划是炮击大阪,迫使丰臣家签订条约,但现在看来需要改变一下,要保证幕府的存在。丰臣家可以慷慨地割让土地,因为那些港口原本就不是在丰臣家的控制下,如果真的“大政奉还”,必然导致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宣传。幕府就像刘健前世的满清一样,只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就可以,根本没有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眼前,现在是武装干涉的时候了。
至于借口……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从不缺借口,一个学诡辩之术纵横家,能在一天内找出一册的武装干涉的借口。(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