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外面,顺天府乡试结束,已是到了放榜之时了!可乡试的结果,却还捏在宫里。</p>
杨一清与杨廷和交换利息,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启用王守仁,二是让天子定秋试、春试的名次。杨廷和有求于人,也要稳定朝局,便答应了。</p>
王守仁入朝为侍读,替代杨一清。王守仁入朝,杨一清出京。天子只能定下前三名的名次,而且是由内阁选出前三名。杨廷和此举实属无奈,可也是为了缓和一下与宫里的关系。</p>
秋试泄题案虽然被杨廷和压下去了,可从这一件事中,也让杨廷和警觉起来,危机在萧墙之内!</p>
那些户部被处理的主事、郎中,可全是原来“杨党”内部的人,全是自己人,却率先陷害杨廷和了。杨廷和要想继续维系自己的地位,靠“杨党”已然靠不住了,还是得和宫里搞好关系。</p>
虚君实相现在看来已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明君忠臣才是更为可行的路。</p>
宫里,杨一清拿着三份卷子,给朱厚熜剖析文章的优劣之处。但无疑的是,这三篇文章无一不是花团锦簇,立意高远独特,文理通畅的好文章。杨一清身为文坛泰斗,也连连称赞,只挑出来几个很小的不妥之处。</p>
朱厚熜将这文章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心底却疑惑得很。那些个诗云子曰,真是看得人头都大了,而且引经据典,朱厚熜也读不出其中的奥妙,更是味同嚼蜡。杨一清说得口赞莲花,朱厚熜兴致平平。</p>
看到卷首名字被帖起来了,朱厚熜忽然指着道:“杨学士,这名字为何要糊起来?朕能不能看?”</p>
杨一清解释道:“糊名起于宋制,为的是防止主考与考生之间,用师生之情聚而成党,国朝沿其旧制。但糊名是为了防小人,陛下乃万乘之尊、九五天子,是天下至公至明之人,自然是想看就看了。”</p>
至公至明?朱厚熜知道,杨一清从来没有这么夸过自己,今天这一夸,肯定是说的反话,是怕朱厚熜得知姓名之后,按照喜好取士。可朱厚熜却有话要说,道:“既是为国选材,那就得德才兼备。前些日子,读书人闹事,朕倒想看看,这里面有没有。”</p>
杨一清目光微微一动,并未阻止,而是将那名字揭开。刚揭开两个,朱厚熜都摇头说不认识,就在要揭开第三个时,外面走进来陈寅道:“主子,杜大人的行李已然收拾好了,足足二十辆马车。已有十八辆马车出京了,臣去看了,全是细软,价值连城啊。”</p>
朱厚熜停下看卷,问道:“那修明掌控的那些房产、地产,还有他在京师里的这些人,有那些去送了的?”</p>
陈寅回到:“主子,他只去了余立强那里,其余就只待在家里了。对了,杜大人愁着要选一位管家,帮他管着京城这些个产业。看样子,杜大人还准备回来当官。”</p>
听到这里,朱厚熜算是放心了,看着杨一清说了一句,修明果真是表里如一的忠臣。在朱厚熜看来,杜修明贪财、好利,还打算回京城,那便没有造反的心思。</p>
就在这时会,杨一清揭开第三份卷,上面赫然写着孙祖寿的大名。朱厚熜立即笑了起来:“这孙祖寿,朕认得,是修明身边的人,本事和学识都是有的。近朱者赤,想必他也是忠臣。修明想要人留在京城,这孙祖寿岂不是最佳人选?”</p>
“陛下的意思是,定这位孙祖寿为顺天府乡试第一?若是乡试第一,那他明年就能参加春闱,就能在金銮殿上考取功名了!”</p>
“嗯,朕决定就是他了,杨学士,速速传旨内阁,让他们放榜吧!”</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