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表字宇极(1 / 2)

回到三国当战神 晨弈 1341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郑玄给了自己父子如此之高的评价,倒是让黄轩有些心中不安,而且那什么实验田的事,也是自己编撰出来的,却不想会被郑玄如此的看重。

“郑老谬赞了。”

“在下也是偶然间发现一个道理,种子好坏跟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人一样,高门士族出生的子弟,总要比普通百姓享有更多机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谓的望族,种子也是一样,只要每次挑出精良之物,用作留种,将来定会有更多更优良的收获。”

黄轩以种子喻人,使得郑玄忍不住的击掌叫好,稍顷之后,老头子才红光满面的继续开口:“黄大人,今日老夫叫你前来,便是想询问一下,是否所有农物都可以用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选种?照此推断,适合北地生长的黍米,是否也能做到一年三熟?”

听了郑玄这两个问题,黄轩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他早就知道郑玄是个真正有学问的高人,所以在曹操、董承这里,黄轩可以信口开河,可在郑玄面前,却不能欺骗,也不能毫无根据的夸大其词。

思索片刻后,黄轩才一脸正色的开口道:“郑老,很多物种,其实一开始便注定了它的生长周期,所以选种之法,固然能够提高产量,却无法让每种作物都缩短它们自身的生长周期……”

见郑玄面上露出叹息之色,黄轩却突然又道:“但是在下听说,西边的胡人那边,有不少高产作物,适合北地种植,若是可以引进来试种,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很多胡人的东西也随之流入大汉朝,只不过近些年来,汉室羸弱,再加上连年的混战,让胡人并不敢如鼎盛时期那般接近汉王朝了。

没有从黄轩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郑玄略有一些失望,而且他毕竟有着根深蒂固的思维,还是觉着正统黍米才是中原大地最好的粮食,试想胡人的东西,汉民怎么会吃的惯?

然而郑玄并不知道,华夏大地的优良土壤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很多高产的作物,甚至种植条件十分苛刻的香料,都能在这片土地中找到合适的生长空间。

而且如玉米、番薯之类作物,也均是从外地传入中原。

当然了,选种之法能够得到肯定答复,依旧让郑玄十分满意。

也就是说,只要能大面积推广这项措施,恐怕用不了几年,肯定能让整个汉室控制下的百姓,收获到更多更充足的粮食。

大儒的思想总带有主观之意,想要让他们接受和相信外来的新鲜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实证。

可惜,占城稻一事,属于会稽郡最高绝密,黄轩短期之内,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就算一心为民的郑玄,也不行。

一老一少详谈甚欢,不知不觉天色就黯淡了下来,黄轩抬头望了一眼后,恭敬的跟郑玄行礼拜别。

“时候不早了,在下便不打扰郑老休息了,若是有机会,在下恳请郑老可以前往会稽长居,我会稽郡地处南方,不如北边这边寒冷,可让郑老颐养天年。”

黄轩也知道这位饱学大儒,时日无多,可还是真挚发出邀请。

有这样的大儒南行,势必会带动整个经学体系向南迁徙,只需风气转变,有识之士层出不穷,往往能使得社会整体朝着良性方面进展,大幅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黄轩所想要看到的。

“呵呵……若早上十年,结交到小友这般的人物,老夫那是必定要去一趟会稽的,可……”

郑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但很快,眼中闪出希冀冲淡了这种无奈,他继续道,“跟小友一番畅谈,可要比跟朝中那些迂腐之臣畅快的多,真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你能于南边,做出一番作为。”

郑玄特意强调了南边两字。

他的意思,自然是告诉黄轩,短期之内,最好不要牵扯进入北方诸雄的争斗当中。

会稽郡,毕竟隔着一条大江,跟中原相距遥远,暂且还是一处世外桃源。再加上黄轩选择良种,打造一年三熟的谷物有成的话,必然能吸引一大波在中原战乱之地活不下去的北民南迁,到了那时,或许面前这个小家伙,还真能乘风而上,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