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议建凌烟阁(2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69 字 2022-12-20

太极宫,立政殿

李二陛下抓着长孙皇后的手,正一脸唏嘘地回忆自己以前和那些功臣们纵横沙场,征战南北的岁月。

“当年炀帝无道,天下群雄并起,生灵涂炭。南有宇文化及,北有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占据东都,李密雄踞河南,皆为一时之雄。”

“我李家从太原起兵,兵马不过数万,战将不足百人,克明(杜如晦的字)前来投效的时候,连朕自己都不敢想象这天下最后会为我李唐所有。”

李承乾侍立在李二陛下身边,就这么静静地听着,也不说话。

“等到后来大唐一统天下,朕和贤王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贤王外有百官拥戴,内有张、尹二妃的支持,朕当年的日子可是难过的很。就连克明骑马经过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的府邸,都被尹阿鼠的家仆拽下马毒打了一顿,大半个月都下不了床。”

“可笑父皇居然听信那恶毒妇人的谗言,诬陷我指使克明欺负尹阿鼠。”

“克明为了朕的大业选择隐忍不言,可朕怎么能视而不见,等朕登基之后,便将这蛇蝎心肠的恶妇挖心掏肺,丢到荒野喂狗去了。”李二陛下颇为自得的说道。

“当年先皇想要削弱朕的权力,把朕手下的人全都派了外职。玄龄对朕说‘即使王府里的人都被迁出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有杜如晦决不能放走。此人聪慧绝顶,能洞察事理,有王佐之才,只要有他在,朕就不用担心大事不成。’”

“事实果然尽在玄龄掌握之中,因为克明的谋划,玄武门一夜,贤王向朕低头,太上皇也不得不将皇位交到朕的手中。”

李二陛下说到这里,看着李承乾,脸上第一次有了笑容,“唯一让朕没有想到的就是你小子居然会出现在贤王那边,克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居然会被一个不过八岁的小孩子看透,为此还郁闷了许久。哈哈哈......”

李二陛下这么一说,李承乾突然想起玄武门之后的一段时间,杜如晦每天缠着自己问是怎么看穿他的谋划的,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自朕登基以来,克明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了大唐费尽心力。可惜啊,如此年轻,就这么去了。”李二陛下满是悲伤的感叹道。

前两年殷开山和屈突通死的时候李二陛下还没有这么感慨,不过随着年纪慢慢变大,对死亡的恐惧越来越强烈,也就越来越看不得有人去世。

而且当初殷开山和屈突通都活了挺大岁数,算是寿终正寝了。可是杜如晦是李二陛下手下那些文臣武将里面最年轻的几个之一,比李二陛下也大不了几岁,今年连五十岁都不到。

这要放在后世,不说年富力强,至少也是“尚能饭否”的年纪,没想到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去了。

这让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常年为“风疾”苦恼的李二陛下难免有些唏嘘。

“父皇,这些功臣为我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人寿有数,天意难违,总有一天他们会故去。既然父皇如此不舍,何不让阎立本为这些人作些画像,专门建立一个地方供奉起来。”

“此举一来可以显示我大唐唯才是举,敬贤重能;二来,父皇以后如果想念他们,也能凭画追念,睹物思人不是。”李承乾说道。

李二陛下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来人,去把阎立本给朕找来。”

等到阎立本到了,李二陛下把事情和他一说,阎立本立马就答应下来:“陛下,此事倒是不难,不知陛下准备给哪些大人画像?这画像又该绘于何处?”

“人选的名单朕过后给你,至于绘于何处......?”

李二陛下稍作考虑之后说道:“就绘在三清殿边上那座凌烟阁里吧。”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