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官僚(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09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看着官兵往乌衣巷的方向而去,看着百姓高呼“万岁”,王盛突然觉得心里一片空虚。

几十年的努力化作了朱雀桥下的流水,几百年的传承自今天断绝!

直到这时,王家的事情总算是有了个结果,虽然处理的有些潦草,可到底没有激发民变。

李承乾眼看着抄家的官兵消失在视野里,脸色一变,喝道:“把人给孤带上来!”

围观的百姓还没闹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看到上百个披头散发的人被卫兵押解到城门下。

仔细一打量,不少百姓都开始惊呼,这些人分明就是往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这些官员一出现,顿时获得了比刚才王盛更隆重的待遇,纵使官差已经竭尽全力维持秩序,可是金陵东门下还是不可阻挡的乱成了一锅粥。

看着百姓叽叽喳喳的吵着,李承乾并没有理会。

等这些百姓吵得差不多的时候,才施施然开口:“你们到底都做过什么好事,自己说说吧。”

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缄口不言,谁都不肯出这个头。

在古代,虽然说的好听,朝廷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其实纯属扯淡。

在大部分的官员眼里,百姓就和他们蓄养的牲畜没什么分别,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为黎民生计着想的官员,简直是凤毛麟角。

就算是那些兢兢业业的官员,大部分为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是百姓的福祉。

现在李承乾让这些人向他们视为牲畜的百姓来陈述自己的错误,无异于天方夜谭。

对于这种情况,李承乾早有觉悟,看到这些往日人五人六的“朝廷命官”突然跟哑巴了似的一言不发,李承乾冷笑一声,说道:“你们既然不好意思,那么孤来帮你们说。”

说完,向站在一旁的杨林使了个眼色。

得到李承乾的示意,杨林往前走了两步,来到城墙边上,将手里一本厚厚的册子打开,高声念道:“金陵刺史苗方,勾结王、楚、陆、赵几大世家,多行不轨,残害治下百姓,实属罪大恶极,本应处以极刑。念其及时悔悟,且主动检举不法官员,有功于国,特改为流放岭南,终生不得返乡,遇赦不赦。”

对于苗方的处置没有什么好说的,前文都已经交代过了,只有一点需要解释一下,那就是“遇赦不赦”。所谓“赦”,很好理解,就是赦免的意思。

在古代,每逢皇帝大婚,太子大婚,有什么喜事发生的时候,甚至于有什么坏事发生的时候,一般都会赦免一部分囚犯,如果碰上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那么除了犯下十恶不赦大罪的犯人,其他的都会被释放。

每当遇到大赦天下的时候,被流放的犯人都会被允许返回家乡,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

可是如果流放的时候加上了一句“遇赦不赦”,那么除非皇帝点名说要赦免这个人,否则这个人就只能老死在流放地。

因此,除非发生奇迹,否则苗方这一生恐怕是要在岭南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