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本来必死无疑,甚至连个囫囵尸首都留不下的苗方已经是莫大的恩典,够他感恩戴德的了。
听到杨林的话,像是怕李承乾反悔似的,苗方连忙跪在地上谢恩。
处理完了苗方,百姓们还没有缓过神来的功夫,杨林就接着念了起来:“原扬州刺史崔亮,识人不明,遇事糊涂......今革职还乡,望其自省。”
崔亮本来是李承乾准备用来对付王家的一枚棋子,虽然最后这枚棋子没用上,不过李承乾还是按着两人事前的约定,对他从轻处罚,只是革了他的官职,并没有其他的惩处。
和其他人比起来,崔亮的脸色好看了不少,听到对自己的处罚,神情也没什么变化。
对于他这种世家子弟来说,丢官什么的不算大问题,只要命还在,有的是逍遥快活的路子,因此也就默默接受了。
如果说处理苗方的时候,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处理了崔亮,已经有些人回过神来了,不少百姓都开始交头接耳。
要知道刚才说的这两个人可都是一州的刺史,而且还都是一道治所的州刺史,其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省会城市的市高官。处置了这么两个人,不管是谁见了,心里都难免有些犯嘀咕。
对于百姓间的交流,城楼上的李承乾看的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打算阻止。
见太子殿下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越俎代庖,只能任由杨林念下去。
杨林手里的册子是金陵府的书吏根据一众官员的供词整理出来的,很是不薄。
继崔亮之后,江南道下属近三十个州、淮南道下属十一个州多多少少都有人被点到名。
除了这两个道,临近的几个道也有差不多十个州受到了波及,所有涉案官员都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被李承乾手下的东宫卫率捉拿到了金陵,此时便站在城门之下。
这几十个州,上百官吏,轻的革职还乡,重的就地问斩,甚至还有的牵累家人,按照律法,落了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
因为证据确凿,一番处置下来还没有人喊冤,不过随着杨林手里的册子渐渐念完,百姓间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就连站在城楼上的李承乾等人都能听到个大概。
李恪之前的担忧终于还是变成了现实,因为一次处置了这么多的官员,百姓对于大唐朝廷生出了不满。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一众官员都在偷偷地拿眼打量他。
他们觉得李承乾虽然贵为储君,可说到底如今还只是弱冠之年,对于官场这一套肯定不熟悉,这才想当然的搞了这么一出。
眼看着城下民情汹汹,自己这些官场老油条都有些禁受不住,太子殿下估计吓得脸都白了吧。
这些侥幸在李承乾的屠刀下躲过一劫的官员心中幸灾乐祸的想着,可是当他们偷眼看清李承乾的表情,一个个都愣在了当场。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