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番外:李恪(2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917 字 2022-12-20

朝中还有不少前隋旧臣,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把我放到外面去的。

可惜啊,母妃并没有看透这一点,她还天真的以为自己的儿子有机会染指那至尊之位。

为了延续杨家的血脉,她亲自给我安排了一门婚事,对象是我的一个表妹。

对于这门婚事我内心深处是反对的,可是我不想看到母后失望的样子,反正我这辈子也不打算和他们争什么,干脆就答应了下来。

......

大婚之后,我的日子过得很快活,表妹大概也认识到杨家是不可能复起的,从来不和我谈皇位的事,只是小心翼翼的帮我维持着这个家,我们共同的家。

消失差不多两年之后,大兄回来了,是带着平灭突厥的战功回来的。

因为太子的归来,朝廷的风向顿时一变,百官尽皆称颂太子的贤能,我和青雀再一次走出众人的视线。

不同于青雀的愤懑不平,我倒是很享受这种生活,反正我的理想也只是做个富贵大王而已。

安逸的生活让我忘记了圣心难测的道理。

没过两年,就在我和她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没多久,我的王妃暴毙了。

这个善良的女人还没来得及享受身为王妃的美好生活,就在一次偶然的风寒中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虽然知道这件事八成是父皇指使,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我甚至都不敢在外人面前显露心里的悲伤。

父皇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的主宰。

我们不过是他手里的棋子,就算我是他儿子,也不过是颗分量比较重的棋子罢了。

出丧那天,看着她平静的面容,我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波澜。

很多事就是这样,只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怪只怪她嫁给了我,怪只怪我生在帝王家吧。

......

王妃的暴毙并没有打消父皇对我的戒心。

贞观七年,我被父皇派往齐州担任刺史,总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

虽然我没有拉党结社,可是朝中还是有不少被母妃拉拢的人在这个时候弹冠相庆,因为我得到了父皇的重用。

对于这些人的蠢笨,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难道他们就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是父皇对我的试探么?

我的封地在蜀中,父皇却派我前往世家聚集的山东担任刺史,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看我有没有异心。

什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不过是说的好听而已,没有卫所的调令,这些府兵我能指挥的动吗?

在齐州的一年里,是我这一生最忐忑的时光,除了跟随我来齐州的几个亲随,任何人我都不敢相信。

面对各大世家的拉拢,我只能是视而不见,每天窝在自己的刺史府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一年之后,我的蛰伏终于为我重新赢得了父皇的信任,我再次回到了长安,回到了帝国权力的中心。

上天给了刚刚回到京城的我一份大礼,长安遇到了数十年一遇的大雪灾。

正是这次雪灾,让我认识到了大兄平时掩藏得很好的雷厉风行的一面。

为了救灾,他甚至不惜僭越太子的职权,冒着被父皇责罚的风险调动禁军。

拿着太子印信奔驰在朱雀大街上的时候,我在想自己是不是有这个勇气违制调兵。

或许最终我会那么做,可是无法像他那么干脆吧。

灾情过去之后,我和大兄都受到了父皇的嘉奖,在我的记忆里,这是父皇在大兄面前为数不多露出笑容的时刻。

......

大唐的改革在父皇和大兄的推动下吐火如荼的进行着。

一连串的改革措施终于引起了世家力量的反弹,江南抗税案震惊朝野。

奉旨出京的大兄选择了我做他的副手,其实不过是他的一个挡箭牌罢了。

父皇同意了大兄的请求,看来我身后站着的那些世家势力始终还是让父皇有些不放心,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我和那些世家彻底撕裂开来。

这样也好,以后我就不用再担心了。

多年以后,我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兄已经在我之前走了,身为大唐帝国有名的贤王,我的晚年过得还是很舒适的。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在睡梦中盍然而逝,这应该是我最好的归宿了吧。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