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动手了!】
一瞬间,仿佛有一阵看不见的旋风席卷过整个朝堂。
不管是打算保李承乾的,还是打算和他做对的,这个时候都打起了精神,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李承乾神色微微一动,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见说话的正是现任御史中丞王赟。
王赟的来头可不小,他出身于太原王氏,是王氏这一代家主的亲弟弟。
太原王氏是比李氏底蕴更加深厚的家族,往近了说,王氏是秦朝大将王翦、王贲的后代,往远了说,王氏是正儿八经的宗周血脉,姬氏苗裔。
当初李家从太原起兵,王氏资助了不少的兵器甲仗,还送来族中私兵以壮军威。
可以说如果没有王氏,李家没那么容易打进关中,就更别提坐拥天下了。
大唐立国以后,王氏后人有很多都被李渊封了官职。
等到李二陛下登基,开始清洗朝中的世家势力,世家出身的官员大多都被迁到了礼部、御史台这些衙门。
作为王家在朝堂上的代表,王赟自然躲不开,被李二陛下免了原来的官职。
不过王氏的功劳实在太大,李二陛下不好意思做的太过分,便让他做了御史中丞,是御史台仅次于御史大夫的官职,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央纪委副书记。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御史这个官职。
御史这类人,参文参武,劝谏帝王,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作为一个御史,皇帝把你当回事你才有用,不把你当回事,你连屁都算不上。
贞观年间的御史台,好像是李二陛下看不顺眼的人的集中营,整个贞观朝,从御史台这个部门混出来的只有温彦博一个,其他人不是在这个衙门待到致仕,就是被李二陛下找各种理由赶回家种地。
按着李二陛下的想法,王赟这类人干脆就在这些闲淡衙门终老算了,朝廷和世家脸面上都好看。
可是王赟并不这么想,他总觉得李家夺得天下他们这些世家都是出了力的,凭什么现在天下太平了,李家的人可以作威作福,他们这些世家就要夹起尾巴做人?
他们知道李二陛下不是他们惹得起的,于是干脆选择了投资未来。
只要以后的皇帝和世家一个鼻孔出气,大家一起剥削那些泥腿子,还怕家族没有东山再起的那天吗?
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让这些人明白了,现在这位太子是和李二陛下一样的人。
所以,这些世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李承乾从东宫太子的位置上弄下来。
在他们看来,不管东宫的位子最后会便宜哪位皇子,总比李承乾占着要强。
为了把李承乾拉下马,这些世家谋划了很久,可惜李承乾一直以来都表现的中规中矩的,实在是找不到破绽。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正好发生了江南抗税的事,逼起民乱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罪名,如果真能把这件事和李承乾扯上关系,无疑会是个很大的政治污点。
有了这个突破口,后面的事就好办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