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时候的人来说,能在去世的长辈坟前结庐守孝,那是至善至孝的人才会有的举动。
虽然李承乾是被李渊下旨要求的守孝,和他自己主动要求守孝差了点意思,不过这也说明,在太上皇看来,李承乾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若非如此,太上皇怎么不指定别人结庐守孝,非要指定太子殿下呢?
有了李渊的这两手安排,李承乾什么也没做,在民间的声望就噌噌噌的飞涨。
只是苦了李泰,自认为在盐铁官营事件里摆了李承乾一道的魏王殿下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再次被气得暴跳如雷,摔碎了不知多少奇珍异宝。
......
李渊留下的遗诏中交待他的殡仪要采用汉朝的制度。
依照汉制,天子一般停灵七天到半个月就会下葬,只是李二陛下因为没来得及送老父亲最后一程,心中有愧,特地延长了停灵的时间,一直到十月下旬,才吹吹打打将太上皇的棺椁迎入早已修建好的献陵之中。
等到陵寝的封土填好,又将李渊的牌位迎入太庙,举行一番祭祀,葬礼这才算是彻底完成。
......
第二天,李承乾拜别了父母,素服出城,独自来到献陵,搭起一座简陋的草庐,过上了“简单”的生活。
当然了,这种简单只是做给外人看的。
实际上,自从李承乾住进草庐开始,每天都有好几拨使者在长安和咸阳之间往来穿梭,传递着各种消息。
......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初冬。
李承乾推开草庐的屋门,呼吸着山野间清新的空气,对刚刚到来的黄安问道:“这么一大早过来,有什么事么?”
黄安恭敬一礼,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一块叠的方方正正的白布捧在手里:“殿下,皇庄那边已经把您要的东西做出来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接过黄安手里的白布查看起来。
这种布在后世被称为棉布,而在现在,他有另一个名字——“白叠布”。
作为西域各国和大唐贸易中的明星产品,高昌人早在很多年就已经发明了白叠布的织造工艺,这一点不需要李承乾这个穿越者来贡献自己的智慧。
李承乾做的只是利用少府工匠的精湛工艺和“科研水平”,改进了学自高昌国的纺织技术,使得原本产量稀少,价比丝绸的白叠布有了能够大量生产的条件。(注1)
“白叠布现在的产量如何?”李承乾
黄安恭敬答道:“回殿下的话,根据工匠们的测试,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熟练工人操作的情况下,一天应该能够织出两匹白叠布,比起苎麻织布还要快一分。”
李承乾眼前一亮,欣喜道:“你去皇庄传孤的钧旨,所有参与纺纱机和织布机改造的工匠,每人赏钱十万,布帛三十匹。”
黄安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会给这些工匠这么高的赏赐,不过他作为李承乾的贴身内侍,早已经习惯了听命行事,因此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下来。
......
注1: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棉布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现,只是因为实际需求和工艺的原因,直到宋朝才得到大面积推广。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