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宿卫带着大家的奏疏赶去九成宫。
收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振奋不已。
九成宫离长安不过三百里,都不用等到晚上,皇帝就能看到大家的奏疏,然后就是召集百官议事,确立盐铁官营制度。
很多人甚至都已经开始吩咐下人准备车马,就等着李二陛下一声召唤,立马就动身赶往九成宫。
很可惜,这个世上有句话,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二陛下确实在天黑以前就收到了李承乾派人送去的奏疏,不过突然傲娇起来的李二陛下并没有像某些人想的那样召集百官议事,反而送回来了一道圣旨。
圣旨很简单,刨去开头结尾,只有短短十个字:“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这是《史记》里记载的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朝廷施政立法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否则百姓就会无所适从。
很明显,李二陛下这是拒绝了百官建议施行盐铁官营的请求。
......
如果放在平时,百官并不介意和皇帝老子好好掰扯掰扯,可是现在不行。
盘踞在洛阳的低价盐就好像压在众人头顶的一座大山,随时都有可能把大家压得粉身碎骨。
为了自己的“钱途”,大家不得不拉下脸皮,一封接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送往九成宫。
可惜这次李二陛下似乎是铁了心,所有奏疏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丝毫音讯。
日复一日,就在大家几乎就要崩溃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出手了。
......
六月二十四,魏王李泰摆开了全副的亲王仪仗,大摇大摆的前往九成宫向皇帝请安。
到底是李二陛下最宠爱的儿子,李泰进宫不久,就有圣旨传回长安,召集所有四品以上官员九成宫面圣,商议盐铁官营之事。
消息传出,无数人喜极而泣,一边赞颂着魏王仁德、陛下圣明,一边屁滚尿流的朝九成宫赶去,生怕去晚了李二陛下再次反悔。
......
在压力的催迫下,大唐朝廷这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效,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弄出了一套完整的盐铁官营方案。
这套方案是在之前卢照辞提出的方案上演化而来的。
总的来说就是朝廷并不禁止私人生产盐铁,不过禁止私人贩卖盐铁,所有的盐铁产品都要卖给朝廷,再由各级官府设立的盐铁官统一售卖。
如此一来,朝廷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好处,商人们的利润虽然会被压缩,不过多少还有些赚头,百姓也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盐铁。
事情看上去似乎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不过暗地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只有每个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