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后世说起“幕府”两个字,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某岛国的幕府将军,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纯粹的中国词汇。
幕府,是古代将军外出征战时,设立在帐幕内的府署,是重要的军事指挥机关。
《史记集解》有言:“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为府署,故曰‘幕府’”
幕府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在秦汉时期达到成熟和巅峰,后来随着君权的不断加强,幕府制度逐步走向衰弱,成为极少数备受宠信的大臣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和显赫荣誉。
当年李二陛下的天策府,其实就是幕府的一种形式。
......
拥有开府权力的将军,不仅能够拥有规模不小的军事参谋团,还能够凭自己的意愿招募文人为官,插手地方事务。
在幕府裁撤之前,这些文官的身份是被朝廷承认的,区别只在于一般的官员俸禄是由朝廷支付,而幕府佐官的俸禄津贴是由幕府主官自己负担。
如果李恪拥有了开府的权力,就等于是拥有了一套独立于地方行政体系之外的班底。
他可以通过这些人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只要他不违背大唐律法,不惹恼皇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其地位和后世的经济特区差不多。
......
经过这一年的历练,李恪的性格比以前沉稳了很多,面对开府权力的诱惑,他没有贸然答应,而是皱眉问道:“大兄说的这第二条路,只怕比第一条路还要困难吧?”
大唐开国至今,只有李二陛下曾经建立过幕府。
如果现在提出给李恪开府的权力,就必然要把这件旧事翻出来。
那么李二陛下当初是怎么做的呢?
一场玄武门之变,乾坤易主,李二陛下靠着天策府的那些文人,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对朝堂的清洗,将大部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殷鉴在前,谁敢同意让幕府制度重开?
难道就不怕哪天早上起来,突然发现明晃晃的钢刀悬在自己头顶?
就是李二陛下,恐怕也会担心自己这个儿子“学习老爹好榜样”,把他这个当爹的赶去大安宫养老。
......
李恪的顾虑李承乾早就想到了,见他问起,神色平静地说道:“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却也简单。父皇那里有孤去解释,至于百官那边,就要看老三你怎么做了......”
[?_??][?_??][?_??]
李恪满脑子的问号,拱手道:“臣弟愚钝,还请大兄指点。”
李承乾伸手从面前的书案上抽出一卷文书,起身走到李恪面前将文书递了过去:“这是孤替你整理出的幕僚人选名单,你先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