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在辽东(一)移民(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364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李恪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在得到玄奘法师的首肯后,很快就写好了给朝廷的奏疏,派专人快马递送长安。

就在卫士带着李恪的奏疏上路的时候,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的辽河流域,大唐第一批千余人的移民陆续走下楼船,踏上了辽东的土地。

负责移民保卫工作的校尉指着远方地平线上那道巍峨的城墙,用一种充满自豪的语气说道:“诸位请看,那便是辽阳城!”

他当然有理由骄傲。

因为如今的辽阳,曾经的辽东,就是他和他的同袍一起打下来的。

这座城市,是他和他那些同袍们武勋的见证。

不过很可惜,他的这种骄傲和自豪并不能传染给其他人,面对校尉慷慨激昂的模样,众人的反应十分平淡。

一个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头十足的老者走上前,行了一礼之后问道:“敢问将军,朝廷授予我们的土地在哪里?”

......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乃至于血脉传承、宗族延续,都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离开交往多年的亲戚朋友,迁徙到这辽东新拓之土从头开始,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这里有什么感情,只是因为朝廷答应他们,在这里给予他们三倍于大唐内地的授田数目。

《唐律》规定,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能从官府手里获得一百亩的土地用以耕作,可是在这辽东,他们能得到三百亩!

除此之外,以往不再朝廷授田体制内的妇人也能得到每人一百亩的土地。

也就是说,一对夫妇,在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至少四百亩的土地。

虽然有可能很多家庭根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耕作这么大一片土地,可是他们不在乎。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肉烂在锅里总比掉进别人碗里强。

只要土地挂上了自己的名字,就算放在那里长草,看着也是一件舒心的事。

众人现在担心的只有一个问题——朝廷能不能拿的出这么多土地用来授田?

毕竟辽东在不久之前还属于敌国之土,对于这些一辈子都没有离家超过百里,甚至很多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泥腿子来说,辽东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大家谁都不清楚。

是以刚一下船,众人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先看看属于自己的土地。

......

豪情壮志被人无情打断,校尉脸上多少有些尴尬,干咳了两声之后伸手指向远方,虚空划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你们的地啊,应该就是那一片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校尉的手指看过去,入眼处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平原上长满了茂密的杂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盛开期间。

很显然,这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看着那几乎可以说一望无际的平原,所有移民的心情都激动起来,纷纷鼓噪道:“将军,请快快带我们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