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那些之前因为李承乾改革田制税制被坑得欲哭无泪的地主们,也纷纷站出来赞颂“陛下圣德”。
他们会这么做,不仅是因为皇帝在诏书中放松了对土地兼并的限制,更因为诏书中鼓励生育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们。
普通的老百姓,就算有生养孩子的心,也没有那个能力。
别说生十个孩子,就是生两三个,也不是一般家庭负担得起的。
即便有新政策的优惠,一对夫妇能生下五个孩子,并将之抚养长大就已经是极限了。
只有像他们这样的地主阶级,有钱、有闲、有足够的妻妾团队,才能完成“生十个”的伟大目标。
想到将来可能会落到自己怀里的爵位,地主老爷们只觉得自己的大腰子已经饥渴难耐,眼冒绿光地冲向自己的妻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造人活动中去。
整个神州大地“嘿咻”之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
太极宫,甘露殿。
听完赵真对最近关中地区形势的回报,李承乾也有些咋舌。
他没想到,这次的政策效果居然会这么好,让他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忧。
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政策。
就好像之前限制土地买卖一样,短时间内确实能够极大的激发生产热情,促进农业发展。
但是时间一长,即便没有工商业来和它抢人口,也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
现如今这个奖励生育的政策也是一样。
都不用等到这个政策真正发挥效力,李承乾就明白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高昂的生育热情必然会转化成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现。
大唐的人口,从诏书下达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有井喷式的爆发。
李承乾觉得,在二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内,大唐的人口就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至少翻两番。
到那个时候,朝廷需要考虑的就不是人手不足,而是怎么给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安排出路了。
......
李承乾很清楚,现在摆在他和大唐朝廷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其一,不遗余力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能用更少的土地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
其二,加速对外扩张的脚步,只要李承乾能够给大唐百姓抢来足够多的土地,就不怕养活不了这些人。
几乎都不用考虑,李承乾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全都要!
......
不管是为了让华夏民族向前发展,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脱离“王朝周期律”的束缚,工业化都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自己主动走上去,总比被人用鞭子赶上去要更有主动权。
而对外扩张,抢占黑皮白皮们的地盘,这还需要理由吗?
吩咐赵真退下之后,李承乾走到一边的地图前站定,目光看向地图的东北方向,那里就是大唐征服这个世界的起点。
......
经过这两年不遗余力的暗中使坏,高句丽三国其实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李承乾随时都能将之纳入大唐的怀抱。
只是李承乾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在对新罗半岛动手前,李承乾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
注视了半晌后,李承乾缓缓开口:“制诏:......”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