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当年往事(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81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狄仁杰目光直视李彻,按说他作为臣子,不该在这种事情上发表意见。

可是他又是兕子的未婚夫,是皇亲国戚,皇家的事,也算是他的事,他责无旁贷。

沉默半晌后,狄仁杰最终还是开口道:“小臣斗胆问一句,未知大王心中作何打算?是愿入主东宫,担江山社稷之重,抑或是只想做一世藩臣,富贵逍遥一生?”

李彻稚嫩的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小王自然选择前者。”

狄仁杰“嗯”了一声,继而道:“既然大王决心已定,直接与陛下明言便是,何苦来问小臣?”

李彻嘴角露出一个苦笑,犹豫着说道:“此举会不会引来父皇不喜?”

狄仁杰有些不理解李彻心里的想法,不免问道:“大王何以有此顾虑?”

李彻将心里的诸般计较一股脑的和狄仁杰说了一遍。

听完李彻的叙述,狄仁杰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大王这却是想岔了......”

李彻不解道:“小王哪里想岔了?”

狄仁杰坐直身子,表情严肃了一些,郑重问道:“前岁河间郡王与今岁魏王临终前所上的两道遗表,不知大王可曾看过?”

李彻微微颔首,朝堂上的奏表公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整理好了,送去华阴书苑给他当教材。

类似李孝恭和李泰这样重臣的奏表,他当然是看过的。

狄仁杰继续问道:“不知大王从两位大王的奏疏里看出了什么?”

李彻仔细回忆了一番记忆里奏疏的内容,有些不确定地说道:“立嗣以贤?”

狄仁杰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若是小臣没有猜错,陛下之所以至今未立太子,并非不信任大王,只是在等一个他觉得可以托付江山的子嗣出现而已。”

“当此之时,大王不仅不能退缩,反而该将心中想法都与陛下明言。如此,方能占据先机。”

听着狄仁杰的分析,李彻眼珠不停转动,心里念头一个接一个的闪过。

......

大明宫,紫宸殿。

君臣父子二人关上门来交流了小半天,一直到午膳的时间都过了,李彻才走出紫宸殿,前往清宁殿向皇后问安。

除了李承乾和李彻两个当事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对大唐地位最尊崇的父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两天后,半个多月没有上朝的皇帝,带着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朝会的皇长子一同临朝,当着百官的面,宣布了对他的下一步安排。

圣旨中,李彻中山王的封号并没有变,不过品级却从之前的嗣王提升为了亲王。

此外,李承乾还给李彻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去大理寺观政,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

对于皇帝这个脑洞大开的安排,百官或多或少都有些意见,只是所有人的上书都被留中,似乎自从圣旨下达之后,皇帝就没有再管这件事的意思。

至于某些仍不死心,想要犯颜直谏,甚至死谏的人,李承乾学习先帝当年的榜样,直接将这些家伙发配到地方上做官,省得他们在自己面前碍眼。

如此处置了一批官员之后,长安的局势果然安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