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骑兵三件套(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71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元新三年秋八月丁巳(二十四)。

此番征讨新罗半岛的三路大军终于班师凯旋,回到了长安。

朱雀大街两侧的酒馆茶棚一大早就已经客满,店家都请了说书先生,将此番新罗半岛的战役编成段子说给百姓听。

午时将近,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关宁卫士兵,在此番出征的三位将领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渭桥,进入长安城中。

顿时,整座城市陷入欢乐的海洋,“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围拢在朱雀大街两旁的百姓纷纷涌上前,想要近距离观察这些帝国健儿。

和之前见过的王师相比,这些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关宁卫士卒,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

首先,关宁卫骑乘的战马,是太仆寺用大唐原有马匹,与突厥战马杂交出来的全新品种。

这种新式马匹,不仅体型比之前的战马更强健,冲击力和耐力也有所进步,是所有已知战马品种当中最优秀的——汗血宝马那种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的神驹除外。

其次,在关宁卫身上,大唐自立国以来就坚持的骑兵三件套被彻底抛弃!

老实说,唐军原有的角弓、横刀、马槊,绝对是冷兵器时代骑兵的梦幻装备。

可恰恰是因为它们太梦幻了,导致根本不具备大规模列装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这三种武器中工艺最简单的横刀,那也需要一个熟练工匠,耗费至少三个月时间,千锤百炼之后方能成型。

至于工艺最为繁琐的马槊,光是制作周期就长达四五年,这个过程中但凡出现一点瑕疵,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此前大唐之所以能够负担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花销,纯粹是因为府兵制的特殊性,所有的经济压力都被转嫁到了普通士兵身上,朝廷根本不用在军备上花一分钱。

而现在朝廷想要取消府兵制,用募兵制代替,当然就不能再继续这么奢侈的给所有人都配备这三件套了。

是以,在李承乾的授意下,墨苑的工匠们研发出了新的骑兵三件套。

骑兵们原先使用的角弓,被更为轻便的柘木弓替代,横刀,则变成了宋明时期广为流行的雁翎刀,至于唐军用来冲阵所用的马槊,全部被替换成了硬木长枪。

......

根据朝廷组织的几次演练来看,使用新三件套的骑兵,相比现有的骑兵,在冲阵能力上有所减弱,但是在持久力上却要更为出色,毕竟弯刀要比直刀更加省力。

最重要的是,新式的骑兵三件套,成本比起原先的三件套,节省了足足七成!

对于想要组建至少五十万大军的大唐朝廷来说,这里面能省下的资金,是谁也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因此,即便不考虑军制改革的因素,唐军制式武器的更新换代,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提上日程。

......

围观的百姓并不知道这其中的许多曲折,他们只知道,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王师,在气势上要比之前更加凌厉,更能让他们安心,这就已经足够他们为之欢呼了。

骑兵队伍中,王士忠神情激动地看着道路两旁欢呼的人群,胸膛里的心脏剧烈跳动。

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连老婆都讨不到的臭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