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当肆叶护在心里暗暗为自己的布置点赞的时候,庭州城内,程咬金对眼下的战局也很满意。
西突厥人在庭州城下死的越多,日后解决起来的时候就越轻松。
因此,卢国公老大人对西突厥人这种自己送上门来找死的行为,表示举四肢欢迎。
至于唐军会不会在西突厥人不计代价的猛攻下崩溃?
呵呵,现在的唐军,早已不是先帝在位时的那支唐军了。
中国的军人,自上三代以来,就是莽夫、颟顸的代名词。
除了极少数高级将领,多数将士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所谓“无知者无畏”,只要能做到令行禁止,就能让这些“无知”的泥腿子发扬他们“无畏”的精神,成为战无不胜的强军。
然而与此同时,因为他们“无知”,所以他们大多数都是一根筋,精神状态十分不稳定,加上军中规矩森严,动不动就斩呀杀呀的,使得他们的内心越发压抑。
一旦被战争的鲜血刺激到,就有可能精神崩溃。
最终会造成什么结果,谁也无法保证。
......
在李承乾登基之前,历朝历代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有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杀人,杀自己人。
或许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
被后世称为“军神”的李靖,在他所著的《李卫公兵法》里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用兵之道——
“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
通过用杀自己人的办法,在士卒当中竖立将领自身绝对的权威,将士卒心中所有和战争无关的杂念全部剔除,让他们变成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只知道遵循上峰的指令,而不考虑其他。
这么做虽然有些不人道,甚至十分的残忍,但是这种办法却能让将领的命令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让更多人从战争中活下来。
孰是孰非,实在难以定论。
此外,缓解士卒情绪的另一个方式还是杀人,不过这一次就不是杀自己人了,而是杀敌人。
不是战场上杀敌,而是屠城!对无辜的百姓下手!
用海量的鲜血,洗涤将士心中的委屈、怨怼、不满,等等负面情绪,让他们适应血腥,最终达到漠视生命的境界,成为杀人机器。
......
这两种办法,从根本上来说没什么区别,都是用高压的手段,将士卒心中的负面情绪暂时压制,以免影响战局。
短期来看,这么做的效果很不错,然而将来产生的各种后遗症,却十分的麻烦。
只是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和自身权力的限制,除了这两个办法以外,历朝历代的名将们都没能找出完美的解决之道。
直到李承乾穿越。
自从武苑建立以来,大唐军人的文化素养,和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