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大明宫深处,李承乾穿着衮冕的身影站在紫宸殿外的月台上,静静看着东边天空那一道曙光。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有二十八年了。
时至今日,他终于完成了对大唐周边各国的征服。
如今的东亚,再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威胁到大唐的统治地位。
接下来,就该是内部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只要能够按照他的设想完成改革,将大唐带进工业社会,那么这个民族将再也不会被王朝周期论所束缚,这个国家将再也不用经历那段被列强欺压的历史。
文治和武功,将会成为两株相互依附的藤蔓,支撑着这个民族站上世界之巅......
正在李承乾思考着他的改革计划时,黄安缓步走上前,躬身拜道:“陛下,百官已在含元殿候诏。请陛下移驾,宣慰诸臣!”
“嗯......”
李承乾回过神来,淡淡应了一声,转身朝御阶下早已准备停当的御辇走去......
......
含元殿上。
元日大朝开头的祝辞和送礼环节已经过去,原本有些嘈杂的含元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紧紧盯着御座上的皇帝陛下。
他们都很清楚,接下来皇帝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关乎到往后一年乃至数年的朝局走向,关乎到他们每个人腰间的官印是否稳当。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有丝毫怠慢。
李承乾的目光从百官脸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了文官首位的房玄龄身上:“梁郡王乔,身居宰辅,理政当国,不以富贵骄人,持正守序,公忠体国,朕心甚敬之。”
“‘功必赏,过必罚’,此圣王之教也,朕欣从之......”
说到这里,李承乾从御座上起身,朗声道:“梁郡王乔接诏!”
房玄龄早有准备,闻言走出队列,来到御陛之下拜倒:“臣乔恭聆圣训!”
“朕命卿为特进,位列百官之上,许卿每月朔望参与朝会,旁听政务。”
“侍中马周、吏部尚书高士廉、宣武卫大将军程知节、鹰扬卫大将军尉迟恭、虎贲卫大将军牛进达皆如令!”李承乾面色古井无波,语气平静地说道。
......
李承乾自己是很平静,可是他的话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文武百官眼前金星乱冒。
房玄龄要致仕的消息已经在长安官场传了几个月,对于他被升为特进,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
可是其他几个和房玄龄一起被提拔为特进的人,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马周这个侍中的权力虽然没有房玄龄的尚书左仆射大,但怎么说也是当朝四相之一,拿出去还是很能唬人的。
高士廉的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所有官员的乌纱帽,号为“天官”,手底下的权力比马周还大。
至于剩下那三个,就更是位高权重的代表,如今大唐的军队,有将近一半,都掌握在这三个人手里。
西突厥已灭,接下来就是王师大杀四方的最好机会。
这个时候,他们难道会愿意放弃手里的权力,去换那个狗屁不是的特进?
......
文武百官纷纷转头看向皇帝话里提到的几人,只见无论马周还是高士廉,又或者是程咬金、尉迟恭、牛进达,一时间都变了脸色,脚下踟蹰半天也没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