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那场大战中,一个商人,想要从河北将粮草物资运到松府,光是路上的消耗,就达到三成。
那还是在内地,有成熟官道体系的情况下。
如果是要将粮草运到草原上,消耗只会更大。
按照李治的估算,一百石粮草,运抵目的地之后,很有可能要消耗掉一半。
也就是说,刚刚过去的那四千石物资,运抵目的地之后,很可能只会剩下两千石!
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将物资运抵草原,真的划算吗?
即便他们能够用剩下的那些物资从草原各部手里交易到大唐所没有的珠玉皮裘,但是他们又能得到多少利润呢?
商本逐利,没有足够的利润,是无法吸引商人们前往的。
可是草原上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这些商人即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也一定要去呢?
......
李治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索性直接走上前,拦住了一支朝玉门关而去的商队,拱手问道:“小子游学天下,路经此地,有一疑问欲向贵主讨教,还望不吝见告......”
商队的主事原本不打算理会李治,不过看到他身后那一百多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的护卫,最终还是畏畏缩缩地走上前,拱手拜道:“不敢当公子之礼,公子若有疑问,小老儿知无不言!”
李治开门见山地问道:“敢问老丈欲往何处行?”
老者笑了笑:“如今出现在这玉门关下的人,九成九都是要往瑶池去的,小老儿自然也不例外......”
李治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敢问老丈,瑶池有何稀奇,以至于令老丈与这许多商贾宁可跋涉千里也要前往?”
老者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濛池、昆陵两位可汗于瑶池之畔立下盛会,要与我大唐互通有无。”
“天下商贾云集响应,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金银,有人为奴隶,有人为牛羊马匹,不一而足,至于小老儿,则是为此而去!”
说着话,老者从怀里取出一件东西递到李治面前。
李治伸手接过对方递来的东西一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这是......羊毛?”
倒不是李治不认识羊毛,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羊毛这种东西,也值得不远千里跑去草原收购?
随便找几户养羊的农家薅上一把不就行了?
老者见李治皱眉,解释道:“公子莫要小瞧了这羊毛,如今天海商号正满天下搜集此物,一石羊毛作价一百钱,而在草原上,只需一车粮食,便可换来五车羊毛,足有数十石之多!”
一听说连天海商号也打起了羊毛的主意,李治也就不再怀疑羊毛的价值。
只是听到老者说起羊毛和粮食的差价,李治依旧有些吃惊。
要知道,在关中长安等地,小麦的价格常年维持在四五十钱一石,稻米价格虽然要贵上一点,可也不过五六十钱。
至于在他统领的太原,价格还要更便宜一点,小麦不过三十余钱,稻米也不过才五十钱而已。
就他眼前所见的这种马车,一车所装最多也不过二十石,成本不到一千钱。
可是听老者刚才话里的意思,这一车粮食,只要运到草原,就可以换来数十石羊毛,作价数千钱。
一出一进,足足近十倍的暴利!
这实在有些出乎李治的预料,晋王殿下捏着手里的羊毛,一时间都有些痴了......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