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李承乾没有理会罗飞的马屁,转身朝殿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吩咐:“此事你既已知晓,便由你去缇骑卫传旨。”
“告诉赵真,朕不管他用什么手段,总之两年内,朕要让吐蕃乱起来。”
罗飞闻言精神一振,再拜道:“谨遵陛下之制。”
......
李承乾走进大殿,重新登上御座。
黄安安排内侍将酒宴撤去,端着醒酒汤上前拜道:“陛下,左仆射刚刚递了帖子,陛下是否要见?”
李承乾捏捏鼻梁,端起醒酒汤喝了一口,吩咐道:“你去将人带进来吧。”
黄安答应一声,将托盘放到一边,转身出去传旨。
不一会儿,身穿崭新金紫团花官袍的杨师道就在黄安的带领下走进大殿:“臣杨师道,参见吾皇陛下万安。”
李承乾斜倚在御座上,平静道:“杨卿免礼,来人,给阁老赐座。”
黄安一挥拂尘,几个内侍迅速搬了张坐席过来,放在御陛正前方。
杨师道称谢一声,拾步上前。
等杨师道落座,李承乾这才有些疑惑地问道:“杨卿今日入宫有何要事?”
杨师道微一躬身,从袖子里抽出一道奏疏,答道:“臣蒙陛下不弃,委以端揆之职,总理百官,至今已两月有余......”
“数旬以来,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未敢有丝毫倦怠。然六部诸司政务繁杂,臣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初时,臣以为一切皆因臣初掌朝堂,难免顾此失彼......”
“然近日臣倏然醒悟,非臣力有未逮,全因臣已老朽,不堪驱使而已......”
“臣观朝堂诸公,似臣这般处境者不在少数。其人皆忠贞之士,国之柱石,若因年迈而延误王命,有负陛下之托,实在不美......”
“故臣请陛下允准,为文武百官设定任期,使朝政得以顺畅,让忠臣能有善终......”
......
早在房玄龄“退休”之前,李承乾就已经决定,要改变官员在某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干到死的传统,在大唐推行类似后世的退休制度。
在李承乾的计划中,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官,将以五年为一届任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至于尚书以下的官职,虽然没有任期限制,但却规定了从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不等的“退休”年限。
这么做一来当然是为了避免老人政治的危害,让大唐的官僚体系始终保持年轻,永远具有竞争力。
二来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臣子在某个职位上做太久,最终出现以下犯上的情况。
这种改变对国家有利,对皇帝有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员的利益。
因而这个计划虽然是由李承乾想出来的,但最终却是出自杨师道这个首辅大臣的口。
这也是他能够继任房玄龄的交换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