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秉看都没看他一眼,不容置疑道:“崔良烂言无状,自明岁起,六房岁供削减一半,以示惩戒。”
听到崔秉这么说,六房房主恨不得冲上去把崔良的嘴给撕烂,考虑到众目睽睽,这才忍住怒意,躬身拜道:“一切凭伯父做主。”
处置完崔亮,崔秉将目光看向崔妍,温和道:“丫头,你来说说,为何我崔氏不可错过这次机会?”
崔妍曲身一礼,答道:“回大伯公的话,我崔氏自先祖仲牟公立家,千余年间,世代公卿。然自先帝以来,除二房玄暐(音同伟)公(崔浩真)外,再无一人官居四品以上。”
“世人皆以我崔氏为天下士族之冠,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今我崔氏又恶了当今天子,待到玄暐公致仕,朝中仅有堂兄一人,势必独木难支。”
“当今之世,群雄并起,上谷侯氏,龙门薛氏,杜陵张氏,清河房氏皆显贵于天下。五姓七望,早已是过眼烟云。”
“若我崔氏还不愿奋起直追,只怕再过二十年,世间便无崔氏立锥之地了。”
......
崔妍清脆的声音在堂下回荡,却再没有人出来打断她。
一方面是因为不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不知如何反驳。
虽然众人都不想面对残酷的现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崔妍说的一点都没错。
包括博陵崔氏在内,传统的五姓七望,除了陇西李氏成了皇族,其他几家大多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赵郡李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因为抱上了皇帝的大腿,虽然和前人没法比,但过的还算舒心。
荥阳郑氏靠着老祖宗留下的家底在河南做起了土财主,清河崔氏已经被房氏稳稳压了一头。
七望之中,也就他们博陵崔氏还能蹦跶,但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就现在的情形来看,一旦崔浩真致仕,而李彻又没能继承皇位,崔氏在朝堂上的势力将彻底崩溃。
对于崔氏这种大家族来说,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那么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之前他们傲娇着不肯低头,完全是因为还沉浸在祖宗留下的美梦中无法自拔,还以为自己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连皇帝都要给自己面子。
可是当崔妍将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平日里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所谓“士大夫楷模”,瞬间都成了缩头乌龟。
现场还能保持平静的,也就只有崔秉和崔明这爷孙两个了。
崔明之前对崔氏的处境就已经有所察觉,所以他才会选择兼修法家之学,为崔氏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至于崔秉,崔氏这些年的变化一直都被他看在眼里,之所以一直没说,只是因为缺乏一个合适的机会。
今天这番话从崔妍嘴里说出来,倒是让他松了口气。
老人家的目光巡视一圈,问道:“幼珺的话尔等也都听到了。如何?尔等可有谏议以教老夫?”
众人闻言同时低头,那模样,恨不得干脆把脑袋塞进裤裆里。
看到众人的反应,崔秉心里一凉,撑着摇椅扶手站起来,哈哈大笑几声,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可怜,可叹,满堂男儿,竟不如一女子!”(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