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天子自古以来就是万物的主宰,世间一切事务的仲裁者。
他学习的荀子之说,不过是刚刚从儒家和法家分裂出来的小学派,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世人对他们的前途还抱有疑虑,在辽东的时候还好,可一进内地,就发展得十分艰难。
如今天子召集太极殿之会,邀天下贤达共商国是,对他们来说正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只要在太极殿上大放异彩,获得官方认证,还怕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不哭着喊着将孩子送到门下么?
再者说,只要不傻,基本上都能看得出来,这次的太极殿之会,一定会涉及到那些各学派共同关心,却又意见相左的问题。
一旦涉及到意识形态的争论,没有哪个读书人敢放松,因为一旦你放松了,话语权就会被你的对手夺走。
而一个没有话语权的学派,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走向灭亡!
谁敢不重视?
因此在刚刚收到太极殿之会消息的时候,杜构就开始四处联络。
像荀子学派这样的小门小户,想要在太极殿之会上出头,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和其他学派合作。
眼前这位老者,就是杜构挑挑拣拣一番之后选择的合作对象。
老者姓商,名容,字纳之,号虚谷老人,出身法家。
和如今天下风行的韩非之法不同,商容所修习的学问要更古老,也更纯粹——商容的祖上是帮助秦孝公振兴秦国的不世名臣商鞅,学习的是正经家传的全套《商君书》!
......
春秋战国之时,法家分为三派,法、术、势各有侧重。
“法治说”的主要观点就是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刑无等级,法无疏漏,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术治说”主要强调培养君主的政治手腕,通过打压拉拢,分化制衡的手段愚弄臣民,将朝廷掌握在皇帝手里,让所有人为皇帝服务。
至于最后的“势治说”,主张无限拔高君主的地位,赐予君主任意生杀予夺的权力,因为过于霸道,所以只存在于理论阶段,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施行过。
身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后世的法家,包括刚刚在大唐复苏的新法家,都是这个论调。
然而身为商鞅的后裔,商容却不同意这一点。
在商容看来,自家老祖宗提出的“法治说”才是法家正道,至于“术治”“势治”什么的,不仅不能长久,反而会破坏律法根基,最终导致法治崩坏。
在当下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居然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刑无等级,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容的观点已经不能说是大胆,而是忤逆了。
不过他的这种观点却在一定程度上,和荀子学派的某些论调不谋而合,于是杜构才派遣亲信登门拜访,邀对方来洛阳一叙。
只是看着商容一脸面不在乎的模样,杜构心里难免有些不安,暗暗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合作对象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