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规矩(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685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沉默良久,南闾信最终还是没敢把自己做的那些事说出来,只是叩首拜道:“老臣有罪,伏请大王责罚!”

说完,整个人拜伏在地,态度极为恭敬。

李彻伸手在王座的扶手上敲了敲,没有理会南闾信,目光转而看向其他人,面无表情道:“怀戎郡公有功于国,他既不肯说,本王也不便勉强,尔等可愿与本王分说?”

众人齐刷刷把头低了下去。

自家的事自己清楚,真把作坊里那点破事全抖落出来,李彻就算把他们全家都宰了,那也是罪有应得。

可就算他们不说又能怎样?

作坊已经被查封了,那些狗腿子也都被关宁卫抓了起来。

人证物证俱在,他们还能抵赖不成?

此时此刻,这些平日里在辽东横行无忌,作威作福的所谓“人上人”,终于明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什么意思了。

想到每年冬天处决死刑犯时的惨烈情形,众人只感觉一阵寒意从脚底板蹿到天灵盖。

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开始磕头如捣蒜,恳求道:“草民(臣)知罪,望大王开恩!望大王开恩!”

说着说着,有两个胆子小的家伙一时没忍住,竟然直接当着李彻的面尿了......

......

闻着空气中隐约飘来的尿骚味,李彻微微蹙眉,觉得火候差不多够了。

他来辽东,是为了整治当地乱象,让一切走上正轨,而不是为了把辽东搞瘫痪。

这些人,吓一吓就行了,真要是把他们都杀了,对李彻来说也是件麻烦事。

敲了敲桌子,檀王殿下一脸严肃地说道:“本王听说,去岁与西突厥一战,辽东商贾向松府前线输送粮草百余万石。”

“念在尔等还算心怀朝廷的份上,此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听到李彻这么说,众人心里顿时生出一阵死里逃生的幸福感觉,只是不等他们高兴,李彻已经接着说道:“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本王有几个条件,尔等若是答应,此事还可转圜,若是不答应,哼哼......”

听着李彻明目张胆的威胁,众人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恭敬道:“大王有命,草民(臣)等无不遵从。”

李彻未置可否,直接说道:“其一,各家各户在黑水河边的作坊全部关停,尔等各自选址重建工坊。新建工坊不可居于闹市,不可影响百姓,不可聚在一处......”

这一点,是李彻离京的时候,皇帝老爹对他唯一的嘱咐。

李承乾很清楚,在这个前工业化时代,手工作坊对环境的破坏,实在有限的紧。

按理说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像辽东这样,这么严重的污染问题。

黑水河那边之所以变成那样,完全是因为聚集的工坊太多,环境的消化能力跟不上他们破坏的速度。

将这些工坊全部迁走,让他们分散开来各干各的,虽然会让抬高生产成本,但至少在外人看来,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触目惊心,可以避免某些人以“保护环境”为借口,阻挠工业化改革的进程。

......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经过这次的事情,黑水河那边已经不再保险。

本来就有不少人计划着事后将工坊移走,听了李彻的要求,大家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将皇帝老爹吩咐的事情说完,李彻开始提出他自己的要求:“其二,本王稍后会下令,于辽东各府县衙门设置市监一职,直接归本王幕府管辖。”

“日后辽东各地工坊、庄园之制度,都要按照市监的要求去做,本王将给予市监便宜行事之权,许其关停、整治一切不守规矩之人。”

这一条如果放在几天前,肯定没人在乎,更加不会有人把一个小小的市监放在眼里。

但是,在李彻展现了雷霆手段之后。

大家都明白,不听话不行了。

“吾等唯大王之命是从!”众人齐声拜道。

李彻点点头,继续说道:“其三,自即日起,凡在工坊、庄园内劳作之百姓,依照其工作量,给予薪资......”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

所有人都清楚,如今天下,工匠、佃户靠出卖劳力挣钱,早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