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李承乾也想借着这次机会,确定继承人,完成禅让,舒舒服服做他的太上皇。
......
大明宫,紫宸殿,露台。
李承乾背手站在栏杆边,深邃的目光遥望着远处熙熙攘攘的长安街景,在心里对自己的计划做最后的调整。
“哒哒哒......”
一阵绵密的脚步声传来,黄安快步来到李承乾身后,恭声道:“陛下,左仆射和绛国公又来了......”
黄安口中所说的左仆射和绛国公,分别是褚遂良和薛仁贵。
宦海沉浮,大浪淘沙。
经过这十来年,如今的朝堂,相较起元新七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那些重臣,退休的退休,过世的过世,各个衙门,成了“年轻人”的天下。
三省之中,尚书省左右仆射分别是褚遂良和卢照辞,门下省侍中是崔浩真,中书令则由房铎出任。
此外,六部和九寺五监的头头脑脑们也都至少换过一轮。
如今长安各大衙门的主官,平均年龄已经降到了四十五岁。
“年轻人”上位,基本上都想搞个大新闻。
于是,从年前开始,就开始有人鼓噪战争,呼吁继续向西方进军,去找点密部和肆叶护的麻烦。
尤其是前两个月,玄奘法师带领使团回国之后。
对西方有了更多了解的文武百官,越发压制不住内心狂躁的洪荒之力。
然而李承乾却不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
大唐内外的环境好不容易安稳下来,这个时候,正是传位给下一代最好的时机。
如果这个时候开战,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有,至少也得再等好几年。
那样的话,李承乾前期的种种布置岂不都白费了?
更何况,以他如今的威望,已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再打下去,后面的皇帝们还要不要干了?
因此,想要开战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得等到新君登基之后再说。
......
想明白这一点,李承乾头也不回的吩咐道:“告诉他们,朕生病了,不能见外人......”
黄安应诺一声,转身就要去传旨,可还没走出几步,又被李承乾叫了回来:“把他们两个打发以后,你亲自走一趟,让赵真和罗飞来见朕。”
“唯!”黄安答应一声,快步退了下去,不过片刻工夫,罗飞和赵真就联袂来到李承乾面前。
“臣缇骑卫都督真(臣羽林卫大将军飞),参见陛下,恭问吾皇圣安。”二人同时拜道。
“朕躬安。”
李承乾转过身来,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这才对二人问道:“朕吩咐尔等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回陛下的话,都已准备妥当。”
二人答复一声,罗飞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陛下果真要那么做?若万一有什么闪失,臣恐万死难赎其罪!”
李承乾毫不在乎地摆摆手:“行了,不过就是演一场戏而已,能有什么危险?”
“朕意已决,两位卿家只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成,其他的不必多虑......”
皇帝都这么说了,罗飞二人还能怎么办?
互相对视一眼,二人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同时拜道:“臣等谨遵陛下之制!”(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