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夷真人一窒,明知一言出前面就白说了,依然忍不住。“会。”
明知是愚,明知是错,纵然一度心灰意冷,有些事仍是改不了。
苏璇没有笑,改坐为跪,郑重斟了一杯酒,神情少有的端谨。“我敬师叔。”
大半袋酒都入了冲夷真人之口,他是来劝人的,此刻却像是在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待他饮完,苏璇才道,“师叔一席话,我受益良多。为善者不得善,是世人错;见恶行而袖手,是已身错;我宁愿世人错,不愿已身错。”
冲夷真人看着少年,蓦地大笑起来,“好一个宁愿世人错,不愿已身错。又是一个傻子!”
苏璇静静的待他笑完,“师叔的事,师祖也曾与我提过一二。”
冲夷真人不说话了。
“师祖道红尘如浊浪,谁能不逐流,逆行者必受百般之挫,万般之难。”苏璇一字字复述,语气平静又清傲,“然而我镜玄门下,只收溯流者!”
冲夷真人酒意上涌,胸口一片热辣辣,酸楚又澎湃,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眸中竟有了泪意。
劝人反被劝,冲夷真人大醉一场,事后想想也觉好笑,心底却是暖热,似乎连阴雨也不讨厌了。然而城外的情势一天比一天糟,大雨让江水连日高涨,不断有山坡滑塌、房屋冲毁的消息传来,人们纷纷往佛寺道观乞求止雨。
冲夷真人偶然想起,对苏璇道,“我打听了一下,你所救的女子似柯家的女眷,柯家有人在朝中官至一品,为地方大族,只要她深居内宅,花间梼也不可能潜入掳人。而今旱情已解,荆州不多时就要开始疏清外来人丁,不至于再出这等乱子。”
苏璇正在绞拧衣物,几件衣服在屋内悬了三天,似乎比挂时还潮,他不由道,“这场雨要是早几个月落,何至于此。”
冲夷真人同样慨叹,“老天弄人,又生出新的祸患,还不知堤上是何等情形。”
苏璇听他语气沉重,也留上了心,“师叔担心沿江堤坝?”
冲夷真人让道童燃了炭火,置入熏笼提过来,“荆州一地最怕的就是水患,这一带水土极好,地力丰饶,可谓鱼米之乡,城墙坚实高大,易守难攻,唯独河道弯曲如肠,沉落的泥沙将河床越堆越高,成了一座地上悬河,一旦溃堤洪水就倾荡而下,横扫千里。有道是荆州不怕干戈动,只怕南柯一梦中,听说几十年前夜里就发过一次大水,所过之处遍地浮尸。”
苏璇将衣物摊上熏笼,越听越惊,“官府可有防备?”
哗哗的雨声不断,冲夷真人难以乐观,“怎么可能不防,已遣人日夜巡视,还备了不少沙石木料固堤。可雨势不停,连庭中的水池都要漫了,江上只怕更糟。”
丝丝缕缕的白气从熏笼散出,飘入深晦的天空,散不开的浓云压着屋脊,连苏璇也感觉到了沉重,“难道城墙也挡不了洪水?”
“挡不挡得住全看运气,这座城不知被淹过多少次,你也留些神,若是听闻鸣锣示警,立刻向高处攀爬。”冲夷真人叮嘱完,忍不住哎了一声,“前有旱蝗饥荒,后有水患,今年真是多灾多难。”
过了几日,雨终于停了,乌云转淡,第二日开始现出晴意,人们放松下来,一切恢复如常,街市上的人渐渐多了。
时至午后,蓦然一声沉闷的地动,仿佛一只无形的巨兽突哮,震得人心慌跳。
街上往来的驭马惊得趵蹄长嘶,连带车轿倾歪,一个马夫猝不及防被掀得滚地而倒,抱着腿半晌爬不起来。人们正当惊惶无措,城上传来尖响的敲锣,一下急似一声,有人扯着嗓子在城墙上厉呼,声音恐惧而绝望。
“堤溃了——水津门垮了——逃啊!”
冲夷真人外出未归,留在观内的苏璇听见动静飞掠屋顶,见城西一带的长街现出一道红褐色的水浪,扑天盖地的卷来,所过之处屋瓦倾颓,声震连天,一切都没入了滔滔巨浪。
苏璇立刻返身将几个小道童拎上屋顶,催促有武功的道士走避,等道人和杂役悉数移至高处,检点人头确定无恙,他转去望街市,不由心头一沉,观外已成一片洪泽,不知多少百姓在水中载沉载浮。
苏璇在荆州住了一阵,也知晓城内的地势,城东是世家与富户所居,地势最高;玄妙观位于城中,这一带不高不低;最矮的是城西南的水津门附近,那里所居的多是贫苦百姓,大水由此冲入,矮屋密集破败,更无院墙遮拦,必是立刻垮塌,最凄惨不过。
玄妙观的对街有一幢三层酒楼,底层已浸在水下。苏璇纵去劈断一根木柱挑出楼外,悬在半空一伸臂,从水中抓住一个淹得半死的男人,用巧劲甩去安全之地,如此反复,不多时已在洪水中拉起了多人,然而放眼望去,还有数不尽的溺者在水中挣扎,哪里救得过来。
有壮汉抓到了浮板,却被水中裹挟的梁木撞得骨断身亡;有老妪抱住树桠,眼睁睁的见家人被大水吞没;有母亲拼力将孩子托上墙头,自己被洪浪卷走。苏璇满耳均是惨泣呼号之声,天地茫茫,人如蝼蚁,一切都是那样无力。
侥幸逃到高处的百姓缓过神来,也开始努力救人,直至入夜目不能视,才陆续歇了手。
冲夷真人也被大水所困,费了一番周折才回到观中,见苏璇与众人平安,总算松了一口气。稍事休整之后,真人将道观未淹没的楼层开放,供灾民栖息,让弟子翻出一些储藏的米面,煮了粥供大伙分食,勉强安顿下来。
黑沉沉的夜,四面都有哭声传来,不知多少人妻离子散,黄泉相隔。(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