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巡——安海级重巡洋舰(1 / 2)

巨浪 闪烁 1264 字 6个月前

安海号,安洋号。

※※※※

如果说决心级是帝国海军花费十年心血打造出来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重巡洋舰,那么安海级就是帝国海军在重巡洋舰领域的巅峰之作,也可以算得上是关门之作。

决心级的强大性能让日本海军震惊不已(这是日本海军建造利根级重巡洋舰的关键因素),可在帝国海军眼里,决心级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问题。

说白了,关键仍然是其防护性能。

按照帝国海军的观点,如果连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都难以应付,重巡洋舰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当时,在条约的限制,以及技术的限制之下,很难在一万吨的战舰上同时安装200毫米重炮,又使其具备能够防御200毫米穿甲弹的能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办不到。

至少,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争取在防护与火力上取得平衡,使重巡洋舰成为真正的“次级主力舰”。

正好,当时帝国海军还有足以建造两艘重巡洋舰的吨位配额。

在崇明造船厂出一半的设计经费的情况下,帝国海军采纳了崇明造船厂的“建议”,即放弃采购两艘决心级重巡洋舰,用这两艘的配额来建造一级新的重巡洋舰。另外,帝国海军还承诺,条约失效之后,如果有足够的经费,将向崇明造船厂单独订购两艘该级重巡洋舰,以弥补造船厂在设计方面的支出。

当然,前提条件是,崇明造船厂设计的重巡洋舰能够成为真正的“次级主力舰”。

可以说,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面临着战舰设计史上最大的挑战。

要在一万吨的舰体内装上200毫米重炮,还得使其装甲能够抵御200毫米穿甲弹。恐怕除了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敢于尝试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船舶工程师认为能够设计出这样的战舰。

说白了,主要问题就是火力、防护与速度三项性能之间的平衡。

设计任何战舰都得首先从动力装置入手,只有确定了动力装置,才能确定战舰的排水量,火炮配制与装甲配制。

崇明造船厂首先选择了当时还在研制的七十年型燃油锅炉与七十一年型蒸汽轮机。

这套动力装置是为帝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研制的,其性能比皇帝级战列舰采用的六十五年型锅炉,以及六十六年型蒸汽轮机还要先进!

八台锅炉与四台蒸汽轮机就能输出161000马力的功率,而且体积比皇帝级的动力系统减少了三分之一,重量减轻了五分之一。

确定了动力系统之后,工程师采用了原本计划用来改进决心级的双层舰体。

这是提高水下防护能力的关键,前提是必须得采用体积更小的动力设备,不然很难在有限的舰体上采用这种结构!

随后就是综合考虑火力与防护能力。

如果继续采用三联装炮塔,将难以提高炮塔的装甲厚度,因此工程师选择了双联装炮塔。为了不大幅度降低火力,就至少得采用四座炮塔,也就是八门主炮。而通过实际测试,八门主炮的火力密度不比九门主炮差多少,也足以应付任何程度的海战需要。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防护,就必须缩小重点防护区间,因此工程师只能尽量压缩上层建筑,比如取消了双舰桥,采用单舰桥,另外将原本分散配制的两根烟囱集中到一起,并且采用向后弯曲的烟道以避免排烟对舰桥产生影响。

没有多大意义的鱼雷发射管被取消,副炮也布置得相当紧凑。

当然,这些设计最终仍然难以使战舰的速度超过33节(海军对巡洋舰的最低速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