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奇葩——花级驱逐舰(2 / 2)

巨浪 闪烁 3789 字 6个月前

外形上,两批花级基本上没有区别,所以很难辨认。

另外,第一批花级在受伤维修的时候,都按照第二批的标准做了改进。

当时,武汉造船厂等十家造船厂还改进了建造工艺,比如部分采用了焊接舰体,而不是以前的铆接工艺。这样一来,建造速度大大提高。

在建造第一批花级驱逐舰的时候,平均船台周期为五个月,舾装周期为四个月。到了第二批的时候,平均船台周期缩短到了四个月,舾装周期缩短到了一百一十天。也就是说,只需要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就能建成一艘驱逐舰。这个速度,在平时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在战时却显得不够快!

七十五年(43年)一月,随着第二批花级开工建造,帝国海军又急不可待的下达了第三批六十艘的订单,同时要求武汉造船厂在不大量改动舰体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驱逐舰的战斗力,特别是火力!

这下造船厂的工程师就有点头大了,提高火力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火炮数量,二是改用更大口径的主炮。

当时,花级在设计时就留下了增加主炮数量的余地,可是海军要求不大范围改动舰体。

最后工程师决定分两条路走,一是开发三联装130毫米紧凑型舰炮炮塔,二是准备采用150毫米舰炮。

因为紧凑型炮塔首先研制成功,所以第三批花级驱逐舰没有采用更大口径的舰炮。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3980吨,满载排水量:4928吨;总长:124米,型宽:13.5米,吃水:4.7米;定员:376人。

锅炉:4台七十三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七十三年型蒸汽轮机,功率:8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6节,续航力:5500海里14节。

主炮:12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4×3),鱼类: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三联装紧凑炮塔是在不降低单门火炮射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占用的甲板面积与舰体内的空间。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可能完全与双联装炮塔一样,其上舰之后,仍然挤占了不少的舰体空间。

如此一来,第三批花级驱逐舰的续航力比第二批有所降低。

最难能可贵的是,武汉造船厂在改进设计的时候,尽量控制住了驱逐舰的排水量,没有使其速度性能有所降低。

后来,部分第一批与第二批的花级驱逐舰也做了相应的改进。

因为第三批花级驱逐舰的战斗力极为强大,甚至能够与英国海军的一些轻巡洋舰媲美,所以当十家造船厂的新船台完工之后,海军立即追加了六十艘订单,使第三批花级驱逐舰的建造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艘!

到七十六年(44年)年六月的时候,第二批花级的建造工作全部完成。此时,海军提出了建造第四批花级驱逐舰的要求,只是没有立即下达订单,而是要武汉造船厂首先完成改进设计,而一个主要改进就是使用在第三批上放弃了的150毫米舰炮!

当时,帝国海军已经决定将通用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提高到175毫米,因此驱逐舰的舰炮口径也要做相应提高,才能满足未来海战的要求。

这次,武汉造船厂的动作更迅速,因为在改进第三批花级驱逐舰的时候,就考虑到采用150毫米舰炮。在海军提出改进要求的时候,双联装150毫米舰炮炮塔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其占用的甲板面积与舰体空间与三联装130毫米舰炮炮塔基本上一样,所以几乎不用改进舰体。

七十六年(44年)年底,海军下达了第四批六十艘的订单。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4050吨,满载排水量:4978吨;总长:124米,型宽:13.5米,吃水:4.8米;定员:376人。

锅炉:4台七十三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七十三年型蒸汽轮机,功率:8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5节,续航力:5000海里14节。

主炮:8门七十五年型150毫米L52型舰炮(4×2),鱼类: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虽然150毫米舰炮的射速比130毫米舰炮低得多,但是其炮弹更重,所以第四批花级驱逐舰的弹药投掷能力比第三批提高了很多。后来,一些没有按照第三批标准改进的第一批与第二批花级驱逐舰按照第四批的标准做了改进。

另外,因为150毫米舰炮更重更大,所以排水量有所增加,续航力有所降低,最高航速也比之前的三批降低了一节。只是,这个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在绝大部分时候,驱逐舰不需要太大的续航力,也很难在战场上达到最高航速。

到七十七年(45年)的时候,交战各国的驱逐舰都逐步走向了大型化,因此海军对花级驱逐舰的要求再次提高。这次,海军要求花级不但得提高火力密度,还要考虑采用海军刚刚获得的650毫米重型鱼雷!

这下,武汉造船厂的工程师有点头痛了。

提高火力的问题还不严重,因为早已考虑到海军有这样的要求,所以武汉造船厂早就与军械工厂联系,让军械工厂将150毫米舰炮的射速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而实际结果是,七十七年型150毫米舰炮的射速比七十五年型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而且紧凑型的研制工作也非常顺利。

最大的问题就是使用重型鱼雷,这必须对战舰上的鱼雷发射器与鱼雷舱都做相应的修改,从而导致对舰体进行大范围修改。

万幸的是,此时帝国海军对驱逐舰的续航力已经不再那么重视,在有足够多的补给舰的情况下,驱逐舰的续航力短一点也不是大的问题。所以,武汉造船厂决定继续压缩油舱的数量,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备重型鱼雷!

七十七年(45年)年底,海军下达了第五批六十艘的订单。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4275吨,满载排水量:5045吨;总长:124米,型宽:13.5米,吃水:4.9米;定员:376人。

锅炉:4台七十三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七十三年型蒸汽轮机,功率:8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4.5节,续航力:3500海里14节。

主炮:8门七十七年型150毫米L55型舰炮(4×2),鱼类:2座五联装6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最后,因为战争即将结束,帝国海军取消了四十艘的订单,并且将四艘完工量不到百分之八十的花级驱逐舰全部拆解,最终第五批花级只建成了十六艘。

另外,原本准备按照第五批标准进行改进的三十多艘花级驱逐舰也都取消了改进计划。

最终,这种设计得极为成功的驱逐舰在大战期间建造了足足316艘,成为了整个战争期间,全世界范围内建造数量最多的驱逐舰,同时也是建造数量最多的主要战舰!

战后,大量花级驱逐舰继续在帝国海军服役,并且分批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同时,帝国海军还将大量花级驱逐舰出售给了同盟国,或者友好国家。在很多国家,花级驱逐舰一直服役到公元二十一世纪,并且在其五十多年的服役期间内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改进,很多花级驱逐舰甚至看不到刚建成时的样子了!

由此可见,花级驱逐舰的基础设计确实极为成功,甚至可以说非常超前。

作为除风级之外,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唯一一级驱逐舰,花级几乎出现在了每一个战场上,并且在大战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战争期间,一共有七十八艘花级驱逐舰战沉或者战毁。

同时,花级驱逐舰在战争中一共击沉了1872艘各类舰船,其中战舰418艘,总吨位达到了1721万吨!

一共有187艘花级驱逐舰荣获集体荣誉勋章。

有63名花级驱逐舰的舰长荣获个人荣誉勋章,1635名舰员荣获了个人荣誉勋章。

另外,在花级驱逐舰的舰长中,有41人在战争期间或者战后晋升为将领,另外还有28名舰员在战后晋升为帝国海军将领。

与其他战舰不同的是,花级几乎担负了帝国海军在战争期间所有由驱逐舰担负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看,即便用任何语言也难以形容花级驱逐舰在帝国海军中的重要性,也无法形容其在战争期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有一点也许能够说明花级的重要性。该级驱逐舰的总设计师郭纯明是除汪华华之外,唯一一个荣获了“帝国皇室荣誉勋章”的船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