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橡树”号从十一点四十五分开始下沉。其舰长在五分钟之后就下达了弃舰命令。最终。“皇家橡树”号紧随“决心”号之后。成为了第二艘战沉的战列舰。
在战沉之前。“皇家橡树”号一共挨了十一枚穿甲弹。
也就是说。仅仅十分钟之内。“吉林”号就击中了“皇家橡树”号十次。几乎每一轮齐射都有收获。主要就是“皇家橡树”号失去了动力。无法航行。也无法机动规避。只能停在海面上挨打。
据“吉林”号的了望员报告。十枚穿甲弹中。有七枚击中了其左侧舰体。
最终。在左舷舱室几乎全部被海水淹没。而舰长根本来不及下令向右舷舱室注水(即便下达了注水命令。也至少要向右舷三分之二的舱室注水。才能避免翻覆沉没。而在两舷六分之五的舱室都被海水淹没的情况下。“皇家橡树”号的重量将超过浮力。也必然沉没)的情况下。以左倾翻覆的方式结束了其长达三十年的生涯。
还在继续战斗的“复雠”号与“皇权”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干掉了“决心”号之后。“松江府”号的炮口立即转向了“复雠”号。这是最简单的交战原则。旗舰一般在舰队的前面。如果二号目标舰不是旗舰。那么一号目标舰为旗舰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优先炮击一号目标舰。最有可能尽快击败敌舰队。
在遭到二艘“省”级战列舰的攻击后。“复雠”号首先脱离编队。加快了航行速度。
只不过。这也只是临死前的挣扎。
到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辽省”号打中了“复雠”号四次。“松江府”号则打中了二次。由此可见。“松江府”号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之前击沉“决心”号靠的肯定是运气。而不是自身的实力。
六枚穿甲弹中。有二枚落在了“复雠”号的舰尾。且都在左侧。
这一损伤给“复雠”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是降低了其原本就不理想的舵机的工作效率。使其转向变的很不灵活。二是导致舰尾严重进水。出现了尾倾。从而导致舰首抬离水面。让原本就已老化舰体纵向承力结构承担了更多的压力。酿成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比较庆幸的是。没有一枚穿甲弹击中舰桥。也没有落在舰桥附近。所以蒂里特没有负伤。且“复雠”号的指挥能力没有受损。
“皇权”号的情况更为糟糕。
在“复雠”号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之后。“皇权”号也加大了机动范围。只是其速度本来就不快。加上大副在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才在后舰桥上接过了指挥权。所以在其加速之前。又被二枚穿甲弹击中。
随后。又有二枚穿甲弹落在了其左侧舰体上。
在连续被五枚穿甲弹击中之后。“皇权”号左舷有一半的舱室进水。另外。位于左侧的一号轮机舱也受损。其速度一下就跌到了十二节左右。根本就无法跟上“复雠”号的步伐。同时。其规避能力也大为降低。
虽然通过向右侧舱室注水。勉强维持住了舰体的横向平衡。但是却导致吃水增加了近二米。而“复雠”级的干舷本来就不高。在吃水加大之后。露天甲板很快就被海水浸没。大量海水沿着舰体表面的损伤处涌入了舰体。
关键时刻。蒂里特做了最后的努力。
十一点五十分。“复雠”号率先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紧接着。被甩在后面大概三海里处的“皇权”号也进行了同样的转向机动。结果在完成转向的时候。“皇权”号成为了领舰。“复雠”号则落在了后面。
五分钟后。白佑彬才下令转向到一百八十度。并且将速度提高到二十四节。
以第11舰队的速度。可以轻而易举的追上逃跑的二艘英国战列舰。可以说。白佑彬并不是很在乎那二艘英国战舰。
此时。他关心的是已经赶到的第51舰队。
早在十一点四十分的时候。雷达就探测到了三万米外的美军舰队。选择在十一点五十五分转向。正是要避开美军舰队的锋芒。
只是。白佑彬也没有想到。就在其下令转向之后。炮弹就呼啸着落了下来。而且是从东面飞来的炮弹。
显然。斯普鲁恩斯并不打算缩短交战距离。而是想拯救濒临灭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