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空城 王小九 3572 字 3个月前

一个星期以后,征文截止。稿件创下中原工程大学之最,有四百篇之多。文豪欣喜不已,这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金钱奖励胜过各种虚无缥缈的荣誉。接下来就着手审稿子。董淑兰和文豪各带领三名编辑部成员,晚上在申请来的办公室评选。每人分发一摞,每人推荐三篇,然后再评。

文豪随手拿起一个稿子,题目叫《五月初夏,独倚在繁华的尽头》。光是题目都让人感觉此文非同一般。他急忙阅读,开头便是:

<small>清晨,一群白鹭蹁跹而远,你轻轻地离去,往事在轮回的风中渐渐飘零。</small>

<small>我在故事的这头,却望不见你远去的容颜。是爱,爱恨,是忘,是记,我无法左右,只能被它们无情的玩弄。</small>

<small>……</small>

文章尽是感情迸发的少女感悟,难以想象其受到了多深的伤害。文豪深感自己功力尚浅,体会不到这种痛苦,不敢再往下看,扔到一边看另一个稿子。

和上一篇基本一样,文叫《梦里花落》。作者用四张稿纸的篇幅描写自己孤独的心情,华丽的字眼让文豪都惊讶于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陌生的词语。

文豪心裏感叹现在的女生真是比张爱玲还多愁善感,字里行间透露着单身的痛苦,总想找个人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渴望伴侣并无甚,正常需求。只是这些人非要把自己说的无比可怜,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于她。六十年代的年轻人缺食物,八十年代的年轻人缺知识,到了九十年代,年轻人终于缺心眼了。

文豪对这种文章产生了恐惧,继而有目的的挑着看,题目和上两篇相似的文章一律不看,怕对自己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乱翻之中瞥见一篇《人生感悟》。文豪活这么多年尚总结不出什么感悟,于是赶紧看看对方的感悟:

<small>人生,并没有那么复杂,就像一盏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small>

<small>人生的奇妙,就在于看不透,摸不准,前途的未知促使我们勇敢的继续;</small>

<small>人生的美好,就在于爱情在不经意间降临,措手不及,小鹿乱撞;</small>

<small>……</small>

<small>此刻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像一场比赛,结果并不重要,总要的是享受比赛过程。</small>

文豪越看越是觉得眼熟,像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随后猛然想起自己在网上见过,这些文字是作者从网上摘抄下来的。想来作者本人也深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于是采取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充实自己文章的质量。实在可恶。

该文章最后以“生活,仅此而已”结尾,让人感觉这厮已经老死过一次,体会过人生百态后从轮回司逃出来专门写了这篇感悟。往往喜欢感悟人生的人其实没什么经历,但这些人却是最能感悟的。真正有感悟的人写的感悟那不叫感悟,叫遗书。

也有很多人妄图用隻言词组来概括无形的生活,有些话看起来也许有些许道理,但只是触及皮毛而已,远没有深刻可言。不过这也正是生活有趣的地方。它和每个人形影不离,却无法完美概括,因为人们只能想出一个答案,而生活能给出一万个。

这些稿件看的文豪心烦意乱,看了这么多全是垃圾,连回收的价值都没有,扔了都嫌污染环境。继而又翻到一篇现代诗:

<small>遇见你</small>

<small>五线谱上的符号</small>

<small>跳跃着;</small>

<small>笔记本上的文字</small>

<small>纠缠着;</small>

<small>一块破碎地石头</small>

<small>成长着;</small>

<small>一点点地光芒</small>

<small>凝聚着。</small>

<small>五线谱上的符号</small>

<small>跳跃成了悦耳地旋律;</small>

<small>笔记本上的文字</small>

<small>纠缠成了美丽地诗篇;</small>

<small>那一块碎石头</small>

<small>成为了万丈高地珠峰;</small>

<small>一点点的光芒</small>

<small>凝聚成了耀阳地太阳。</small>

<small>遇见你,</small>

<small>整个世界都变了。</small>

这诗算是目前为止比较不错的,起码有点想象力,用词也不令人发指。而身为资深暗恋人士的文豪对此诗也产生了一些共鸣,它在某种程度上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往下再看,署名竟是程浩然,而且后缀还有笔名——玺喾。“玺喾?洗裤。”文豪想,帝喾如果知道自己的名字被人拿去改成这样,九泉之下也动怒的吧。

他向旁边正在专心审稿的程浩然抛出一个疑问:“玺喾?”

程浩然一时没反应过来,转而想到对方肯定看到了自己的诗,腼腆答道:“嗯……笔名而已。据说写诗的人都用笔名,我就取了一个。”说完又想到他看了自己的诗,肯定会以为自己也是衝着奖金参加的,补救说:“其实我没打算参加的,但是社长硬要我交一篇上去……”

文章既然是董淑兰爱徒所作,她自然就有义务袒护。于是她从文豪手中夺回稿子快速浏览一遍,想都不想就夸赞道:“写的很好啊!”——她不懂诗,但她懂事,虽然不知道这诗具体好在哪,但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

“很有意境嘛。”她又把诗拿到脸前说。夸诗词写的好用“意境”一词再合适不过了,这样别人无法反驳,也不会让人感觉自己词穷——毕竟“意境”这东西是要用心才能体会出来的,别人要说没看出来意境,反而会被说没用心体会。

郝汉也凑过来看,看了一遍诗,问程浩然:“你也写诗?”

程浩然听了脸微红,笑的有些尴尬,误以为对方是讽刺自己,连忙又澄清:“瞎写的,这次是社长硬让我参加的,时间有点紧,我就憋出这么一首。”这话给自己留足了后路,如果这首诗不好,是因为时间急促、压力太大的问题;如果碰巧被人说不错,那就是作者本人功底好了。

郝汉说写的不错。他无意间给程浩然了一个巴掌和一个甜枣,程浩然听了受宠若惊,忙说哪里哪里,刚才对他的不满全都变成满满的好感。

程浩然从尴尬中解脱后才想起来郝汉刚才说的话,于是在心裏品味一遍后发现问题所在,继而问他:“你刚才说‘我“也”写诗’是什么意思?你也写诗?”

郝汉回道:“嗯。只不过跟你的类型有点不一样。”

文豪、程浩然和董淑兰听后皆是一脸诧异,仿佛美国政府说自己不爱打仗。文豪好奇地想看这个大老粗是怎么作诗的,于是让他拿出来。

郝汉掏出手机,翻出一首诗:

<small>《春天》</small>

<small>啊!阳光明媚,空气如洗,</small>

<small>瞬间差点忘了这是在郑州。</small>

<small>我赶紧跑到操场上感受春天的气息。</small>

<small>这头,有对情侣挤进我的眼中,</small>

<small>他们充分利用造物主给的工具——</small>

<small>用嘴,用腿,</small>

<small>交织着,交缠着;</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