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教之宝(1 / 2)

第一次华山之役,五岳剑派的高手死伤过半,魔教十大长老多数身负重伤,但还是完成了战略任务,杀死岳肃、蔡子峰,夺得《葵花宝典》。

魔教走这一步棋还是很正常的,但是接下来,它做的事就让人看不懂了。

被带往黑木崖的只是《葵花宝典》的复写本,当时还有个原本在莆田少林,此外还另有一个副本在福州福威镖局。魔教抢《葵花宝典》是想把它当作镇教之宝的,把个通俗的比方就是山大王抢了个美貌女子要做押寨夫人的,如今这押寨夫人一身嫁三家,山大王抢着支持绿色环保事业,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事情原本就是要吃独食才爽的嘛。

因此事情合情合理的发展应该是魔教再度出击,攻上九莲山打到福州城。估计红叶和尚也是这么预料的,所以他抢先下手把原本给烧了,实际就是在告诉魔教:“朋友,你别惦记了,我这儿没有你想要的。”

而事实证明,红叶和尚表错情了。魔教似乎并没有把另外两本《葵花宝典》放在心上,不仅莆田少林安如磐石,连势单力薄的福威镖局小日子也过得波澜不惊,林远图总镖头生意兴隆,以富家翁的身份寿终正寝,这份好福气真是羡煞那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前武林同道,特别是刘正风、曲洋等辈。(当然其中也另有隐情,且看本书第四章分解)

这是怎么一回事?魔教改邪归正,从良了?

非也,非也,魔教也被《葵花宝典》祸害了,所谓一见杨过误终生,一遇《葵花》误满门。妖孽,都是妖孽。

在《笑傲江湖》第二十二章中,任我行说:“《葵花宝典》一直是日月神教的镇教之宝,历来均是上代教主传给下一代教主。”

这句话里的“镇教之宝”一词十分值得推敲。

我们知道,在古代,人们没有身份证,没有个人档案,传媒也不发达,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牛叉人物为了简洁方便地向陌生人显示身份,就搞出了一些信物来代表自己。这种信物最常见的是印章,质地因人而异,金、石、玉都有,但也有可能是枚戒指、一柄宝剑等等。一般来讲,主人的地位越显赫,信物越贵重越有传世的价值,等到第一任主人逝世之后,这件信物很有可能继续被第二任主人做为身份的代表。

如此一来,数代之后,这件信物就不再只是一件物品,而成为权力或者财富的象征,成为新主人地位的合法性不可或缺的一个证明。中国历史上最着名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件信物就是那枚脱胎于和氏璧,由秦始皇下令雕刻而成的“皇帝玉玺”。秦亡之后两汉的皇帝继续使用这枚玉玺,此后这枚玉玺被历朝历代皇帝代代相传,后世称之为“传国玉玺”,用来证明帝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东晋初年,晋元帝在江南登基,传国玉玺却落入北方羯族人手中,晋元帝这个皇帝因此显得底气很不足,被世人嘲讽为“白板天子”。

在江湖中,各门派也有各自的“传国玉玺”,比如明教的圣火令、丐帮的打狗棒、逍遥派的玉扳指,等等等等。很显然,《葵花宝典》就是日月神教的传国玉玺,做为权力传递的信物,由“上代教主传给下一代教主”,所谓“镇教之宝”,就含有这个意思。

然而“镇教之宝”的含义又不仅于此。

拥有传国玉玺是成为皇帝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光有传国玉玺是不够的,皇帝继位者还需要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力的合法性,这些“其他证据”在乱世中是指足够强大的武力,能够消灭一切政敌,压制一切反对的声音;在太平时代则主要是指先帝的遗诏。

只有遗诏、传国玉玺两者皆备,新皇帝才算名正言顺,相比之下,遗诏的重要性更在传国玉玺之上。东汉末年的乱世中,传国玉玺流落民间,被军阀袁术无意间得到。袁术大喜之下立刻在淮南称帝,但天下人并没有因为袁术手握传国玉玺就承认他是新的天子,都说他是篡位的逆贼,三下五除二,就把袁术给灭了。

江湖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乌龙事件。南宋末年,金国王爷完颜洪烈的养子完颜康无意中捡到了丐帮帮主洪七公的打狗棒,他伪造了洪七公的遗言,于是在丐帮君山大会上,群丐推举完颜康为新的丐帮帮主,这时洪七公的嫡传弟子黄蓉赶到现场,指证完颜康是西贝货,宣称自己才应该是丐帮新的帮主。

倘若这种情况出现在一个政权里,不外乎三种解决方向,第一种是请出先帝遗诏(这是指汉族政权,倘若是少数民族政权,则自有符合其传统的处理方式),白纸黑字一看就明;第二种发生在先帝并无遗诏留下,或者遗诏难辨真伪的情况下,可以请出皇太后等有权裁决的人物,进行公投;第三种则是历史上最常见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打内战,谁的拳头硬,谁死得晚,谁就做皇帝。

倘若江湖中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那么黄蓉就糟糕了。当时没有录音设备,洪七公又是个文盲无法付诸纸墨,加上他行踪不定,黄蓉根本无法论证完颜康在扯谎,而丐帮里那些低智商的家伙已经被完颜康成功忽悠,公投的话黄蓉肯定落于下风,看来只好打内战。

幸好江湖中人有江湖的处理方式,当时黄蓉联手师兄郭靖与丐帮群丐大打了一架,但最终并不是通过打死完颜康来成为丐帮帮主的,而是由黄蓉演示了一套打狗棒法,就此获得了群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