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7)汉王拜将(2 / 2)

燎传 良造 3273 字 2022-12-17

萧何拉起他的手,再三叮嘱道:“都尉,你且与老夫同回。这一次,老夫一定让汉王召见足下!”

韩信看着萧何诚恳的眼神,终于答应了下来。

萧何长舒一口气,立即带着韩信回了都城。

一两天后,萧何再次来到汉王府谒见刘季。汉王一听说丞相回城,又怒又喜。汉王骂道:“你前夜逃亡,这是为何?”

萧何镇定地答曰:“臣下不敢逃亡,而是去追逃亡之人了。”

汉王问:“你要追的,是何人?”

萧何道:“韩信也。”

汉王一听,更是恼怒,他大骂道:“这几日来大小将官逃亡的,不下十数人!你不去追那些人,却去追韩信,这不是欺骗本王么!”

萧何依旧沉静如水,他缓缓道:“诸将易得,至于韩信,国士无双。”萧何见汉王稍稍平复,又道:“大王若想在汉中长留,就不必起用韩信勒;若是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什么人可以与大王谋夺此事。此,全赖大王决断耳!”

汉王此刻终于说道:“本王一直想东出汉中,安能在此郁郁久居乎?”萧何道:“大王若要东出,能任用韩信,韩信必留;不能用,韩信必回再次逃亡。”

汉王道:“本王就按公的意思,以韩信为将军!”

萧何却道:“就算提拔韩信为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

汉王下定决心,他道:“本王以韩信为大将军。”萧何这时候才肯定地答复汉王:“如此一来,韩信必留,大王幸甚!”

汉王此时心情一送,他道:“那本王就召见韩信。”

谁知萧何道:“大王素来傲慢无礼,如今拜将如呼唤小儿,这便是韩信离去之因。大王若要拜将,必须择一良辰吉日,斋戒,设坛,具礼,这才体现出大王礼待贤士之德也!”

汉王深以为然,他细细思虑了今日萧何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言语。萧何追随汉王多年,如今在汉中官拜丞相,是百官之长。萧何公正循矩,绝不徇私。他从未见到过萧何如此看重并推荐一名素不相识的人物。

韩信前后得到萧何与夏侯婴两人的极力推荐,必然有过人之处。此番,汉王下定决心,要拜韩信为汉军大将军。

汉王拜将的事很快传遍军中。诸将皆喜,更是有不少宿将功臣自以为得大将。到了登台拜将那一天,汉王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拜将台。丞相萧何捧着大将军的金印,恭敬地侍立在台前。

右手边乃是昭平侯夏侯婴。众将但见夏侯婴身后一列汉王亲兵,手执斧钺弓矢,凛凛而立。

汉王缓步上台,今日汉中的大地云销雨霁,晴空万里。汉王头悬明日,足踏厚土。其台下大军肃穆齐整,旌旗威严耀武。汉王从丞相手中接过大将军印,朗声道:“韩信受印!”

诸将听到汉王竟然拜韩信为大将军,一时诸军为之哗然。韩信从队列之中傲然而出,汉王将大印交给韩信,随侍的夏侯婴亦将斧钺呈上。

韩信接过将军大印,拜首道:“韩信绝不负汉王重托!定为汉王扫清六合,一统天下!”

韩信这一番话掷地有声,诸军听罢,无不大声喝彩。

从今日起,韩信成为了自汉王以下的军中最高统帅。他以汉大将军的身份,统帅三军,驰骋纵横。亘古悠远的华夏大地之上,被后世敬称为一代“兵仙”的韩信,如旭日般冉冉升起。

汉王拜将之后,韩信终于如愿以偿,跻身中枢,加入了汉王府。

不久,汉王郑重并且亲自地召见韩信,共商东出之大计。

韩信上坐,汉王曰:“丞相数次进言将军,将军有何计策可以教授寡人?”

韩信见汉王虚心求救,言谢,遂问汉王:“大王如今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么?”

汉王道:“然。”

韩信曰:“大王自认为用兵之悍勇,待人之仁礼,疆土之广阔,与项王比,如何?”

汉王默然良久,说道:“不如也。”

韩信再拜曰:“信亦为大王不如。然臣尝事之,请臣下言项王之为人也。”

韩信定了定神思,肃然而曰:“项王之威势,震慑夺人。怒吼咆哮,千人皆伏而不能动;然不能任用贤人,此,不过匹夫之勇耳!项王之仁慈,恭敬慈爱,言语温和,人有疾病,涕泣而分食饮。然有人因功而受封爵位者,项王执其印而不能予,此,不过妇人之仁也!”韩信说罢,言语随之一变。他道:“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此为其一误也;项王有背义帝之约,以己善爱好恶分封疆土,以致诸侯不平,此其二误也;项王驱逐义帝而贬徙江南,诸侯效仿,亦皆归故地逐其主而自王,此其三误也。项王所过,土地人民无不残灭,天下多怨,百姓不能亲附,只因其威势迫服而臣,项王虽为霸主,然实失天下之心,此为项王之四误耳!”

韩信言讫,其神,壮烈肆溢,豪迈不凡。汉王惊而悔先前不用。韩信续道:“因此,项王之势已弱,今大王若能反其道,任用天下之武勇,何愁叛逆不诛?以天下之城邑分封功臣,何愁诸侯不服?以兴义兵而从其东归之心愿,何愁大事不成?且三秦之地秦将为王,其将秦子弟数年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而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卒二十余万,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脱,三秦父兄皆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如今,三人为王御秦地,秦之百姓莫爱也。大王入武关,秋毫不凡,除秦苛法,约法三章,百信皆愿汉王王秦地者。于怀王约,大王当王关中,百姓咸知!然大王失其职而入关中,秦民恨叹。如今大王举兵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汉王大喜,遂以韩信之计,部署诸将厉兵秣马,准备东出。

数日之后,汉王再问韩信东出之谋,韩信胸有成竹,他此时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此为韩信为汉王率领大军,出击三秦的具体战略。同时,韩信亦进言汉王,重申军法,以秦国军功之制训练汉卒,从而争取得到三秦子弟的支持。

汉王虽然一一采纳了韩信之策,然而,他心中任然有所顾忌。当战事一起,这将是韩信亲自统兵的第一仗。他的第一个对手,将是故秦国宿将,如今的雍王章邯。他将三军性命托付于韩信,这不可谓不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汉王深思之下,与萧何,夏侯婴密探韩信统兵一事。

这一次,萧何,夏侯婴两人依旧坚定支持韩信。汉王数不决,他道:“若是子房在侧,寡人何至于此?”

夏侯婴进曰:“汉王,司徒当日离去之时,可让我军部署何事?”

汉王道:“烧毁子午谷之栈道,以麻痹三秦。示我军无出汉中之意。”

夏侯婴点点头,他道:“既然如此,汉王难道看不出司徒的良苦用心?”

汉王恍然大悟道:“子房要寡人故意示弱,实则要本王聚集力量,再图东出大计!”

萧何笑道:“如今汉王兵甲已足,大将在侧,正是向东争夺天下之机也。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夏侯婴道:“韩信有吞吐宇宙之志,其兵谋韬略,诸营无人可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计阴阳交替,虚实结合,非常人能识。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此去陈仓古道,我军沿汉水北上,避开章邯主力。一旦军马于陈仓城集结完毕,我军便可以逸待劳,与章邯决战!”

汉王道:“善!有两位良言,寡人无忧矣。”

萧何见汉王下定决心,进一步说道:“何,愿竭尽心力,统筹后方,粮秣辎重,绝不懈怠。”

汉王对二人赞许有加。数日之后,就在汉军开始准备之时,忽然有紧急军情自东方传来。齐国丞相田荣举行叛乱,攻占了齐国。项籍正率领楚国大军前往镇压。不久,田荣授予蛰伏在巨野泽的魏国人彭越以将军之职。彭越得到了田荣的支持,击杀了济北王田安。田荣遂将济北国并入齐国,领有济北,博阳,临淄,琅琊,城阳,胶西和胶东七郡,重新统一了齐国,定都临淄。

田荣攻田都,在汉元年五月,随后,于六月杀胶东王田市。七月,联合彭越攻占济北国。短短三月之间,由西楚霸王项籍所主导的天下秩序,再一次被打乱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赵国大将军陈余亦是因为不满项氏分封之策,与田荣合谋反楚。彼时的陈余在南皮一代隐逸,得到田荣的帮助之后,遂反项籍。

韩信已经洞悉到了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局势。在与汉王商议之后,韩信准备起兵。

这一年八月,韩信在汉王府再陈出兵之计。(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