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咧咧的马晓敏才不在乎呢,她又站起来了,“想看就看,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指一指男同学们,“你们都是鼻滴泡。李翔也是鼻滴泡一个。”
惹火烧身,苗头不对了,李翔想赶快转移注意力,他不说话,一个劲看着刘小平。哼哼,你不是有水平吗!
大家见李翔望着刘小平,心想对呀,鼻滴泡不在那里吗?于是纷纷都把目光投射到了刘小平的身上。
“你们都看着我干嘛?”刘小平急了,他的脸也红了,“好好好,我承认我是鼻滴泡,他是甘心贱的,让他上。”
甘新建立马摇头晃脑,“我不敢,我不敢,我可不想,狐狸没惹到,惹得一身骚。”
“你说谁是狐狸呢?啊?”马晓敏个头不输洪江兰,看她张牙舞爪的样子,要打人了。
“我是狐狸,我是狐狸。”甘新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真怕了,连忙作揖,甘心贱了。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老同学在一起无拘无束,真的很开心。
八十年代初,老百姓办喜事鲜有去酒店的。那时候,没有碗筷圆桌子出租的,一般来说,办喜事的人家,少了什么,就去左邻右舍家借。
叶建华家只开了六桌,除了贺客桌上放了一张大的圆台面,其它的都是八仙桌。
八仙桌是坐八个人的。李翔桌上坐了七个人,没有坐满。
没有坐满,叶建华带了一个后来人过来,那个人一看这七个人是一伙的,屁股刚挨着板凳,马上站起来走了。他宁肯去熟人那里挤一挤。他肯定觉得哪怕是挤一挤,也比在这里舒服。
俗话说,见官别上前,吃饭莫落后。
见官上前好不好,现在不好说。从前见官,搞得不好就会挨板子的。而今的干部亲民,上前的人自然多了。趋炎附势的大有人在。
可以肯定,吃饭落后了,总是吃亏的多。且不说多吃少吃,去晚了,搞得不好就没有座位了。即使是有座位,坐在一起的也不一定是熟人。吃一顿饭,何必吃的不尴不尬的呢。
既然安排了你的座位,你自己不坐,那就不是主人的事情了。
叶建华跟几个男同学说,在这里少喝点酒,等一下到贺客桌上去,帮忙陪一陪贺客。
甘新建说,“没问题,等一下我们一起去,他们才几个人。”
李玉林突然问了叶建华一句,让大家都莫名其妙的话,“有饭恰(吃)的吗?”
到别人家里喝喜酒,怎么会没有饭给他吃?不对头了,话里有话。
“吃什么饭,喝酒,管饱管够。”叶建华笑了。
“不恰饭,喝不下去酒。”李玉林故意愁眉苦脸的说。
“老贱,你帮忙去厨房给他盛一碗饭。”这事情不难,甘新建也站起来了。
李玉林挡住甘新建,“里面的饭太烫了,我想恰冷饭。”
这时候,大家又是哄堂大笑。
原来,赣东北的老百姓,将未婚先孕的行为,称为;“恰冷饭”。
八十年代以前,“恰冷饭”,是很丢人的一件事;八十年代以后,“恰冷饭”,多少还有点让人看不起的。
当然,年轻人不在乎。年轻人谁也说不准自己会不会“恰冷饭”。
叶建华没有不好意思,他用手点点李玉林,转身走了。意思应该是你记住啊,或者,你小子等着。
酒席正式开始了以后,叶建华的叔叔,领着新郎官、新娘子一桌一桌敬酒,感谢亲朋好友们的光临。
新娘子便成了李翔同学们议论的中心,他们大多数是第一次看到新娘子。
各花入各眼,新娘子走了以后,大家评头论足在所难免。
李玉林第一个发言,“华仂这个家伙,艳福不浅。”新娘子配得上他叶建华。
刘小平说,“可惜了一朵鲜花呀。”叶建华配不上新娘子。
漂亮一点实在一点的涂采芹赞叹,“新娘子真不错。”认为跟自己比,还行,差不到哪里去。
平常一点的王秀珍嘀咕了一句,“还可以。”好像跟她自己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高马大的马晓敏,撇撇嘴,两只手往前面一平推,“我觉得很平常。”
李翔看了一眼她们三个女同学,发现她们个个“波涛汹涌”,第一次听懂了“平常”后面的潜台词。他笑了,他看见李玉林也笑了,笑的有奥秘。马晓敏心里不平衡、不服气,新娘子也就这样,而且还比自己“平常”的多。
还没有发表自己高见的甘新建,迫不及待了,“我们大家都是平常的人,她马晓敏自己也平常的很哪,李玉林,你说是不是?”
李玉林连忙说,“我首先声明,我不清楚,啊!”李玉林冲着其他的几个人个个做了一下眼神。
大家都笑了,都清楚了。甘新建不清楚也不服气,“大家摸摸肩膀不是一样平的吗?”
大家笑的更欢了,刘小平对甘新建说,“小朋友,摸摸肩膀一样平,摸摸胸面前也一样平吗?嘿嘿。”
“当然一样平,大家都是同学,有什么高低之分。”甘新建根本不服气。
“哈哈”,“呵呵”,“嘿嘿”,又是哄堂大笑。搞得其它桌子上的人,纷纷看着他们。(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