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人间炊烟,灯火阑珊(2 / 2)

陌上桑寻 浮城 1658 字 2023-01-05

“你看见长廊上高挂的大红灯笼了吗?那是朕特意为你而挂。从即日起,宫中各处长廊都要日夜挂起红灯笼,只为朕的长平一人而明亮,只为等待你大婚那天!”

硝烟在远方弥漫,紫禁城里的我,却也闻到了战争的气息。这座破落的城池,已经危在旦夕,这个欲要倾塌的王朝,已经朝不保夕。不是没有见过一个时代的终结,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将那时的人,那时的事,一并在动荡不安中毁灭,遗留下不尽的怀念和遗憾。而那些情愫是刻骨铭心的,哪怕用一场轮回来了断,都难以抹灭它们的印痕。

我将周世显送上了战场,然后便在这座孤独的宫殿中,开始了遥遥无期的等待。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四,心力交瘁的父皇向天问卜,却得到了“星走月中,国破君亡”的卦辞。果然,宫中很快就传来了李自成自称大顺帝的消息。在那之后,异象层出。远在南京的太祖孝陵发生不祥之兆,夜半时分总有凄厉的哭声从孝陵深处传出,守陵军士吓得落荒而逃。凤阳、南京又在一个月内接连地震,北京则出现了“星入月”的天象。

更深露重,我登高望远,循着周世显出征的方向。异乡的他,此时会在做些什么?我多么期望他能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和我一起将那场等待许久的婚礼进行完毕;我多么期望能和他白头到老,过一世平淡无忧的快乐生活。

后来我也向天问卜,我只问他:“我所有的期望,可是奢望?”可惜上苍并没有回答,也许他是要我自己慢慢的寻找答案。

这时国库已经见底,为了抵抗势如破竹的大顺军团,父皇向大臣化缘,请求他们捐出家财银两作军费开支。结果,那些凭着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员们,个个喊穷叫苦。即使亲如田弘遇这样的外戚,都只是在父皇的一再请求下,勉强拿出了一万两银子。

今日发生的种种,是我记忆中再熟悉不过的一幕。大宋亡国时,人心涣散,不外乎如此。我隐隐预感到,明朝的气数已经尽了。而我的周世显,归期迟迟不定。

父皇日渐消瘦下去,每每听到大军战败的消息,他只是沉默叹息,再没有昔日的意气风发,勃勃斗志。宫中开始人心惶惶,他们口中高呼了多年的“万岁天子”,再也不是他们的信赖,没有人相信他有回天之术,没有人相信他能力挽狂澜将亡国之势扭转。

甚至,就连父皇自己也不再自信。

三月甲辰日,李自成的军队攻陷了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昌平。仅过两天,丙午日,北京攻破。

父皇和母后为三位弟弟换上了粗布旧衣,吩咐太监将他们送出皇宫逃生。看着哭成一团父母和弟弟,一种真实的疼痛感忽然在我的胸腔内翻腾,逼得我暂时淡忘了前尘往事。

这一刻,我不再是木鱼,只是一个遭受了亡国命运的不幸公主,我的亲人都在痛苦中不得解脱,我眼睁睁的看着,却无力做些什么。

我知道,我即将失去他们,永远的失去。

昔日温馨,一幕幕再现,那些幸福却已是昨日之事不可再追,今日之事多烦恼。

弟弟逃出后,父皇向后妃传下了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全数自裁。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母后自缢。其余嫔妃也多数自尽,几个不肯自尽的便被近侍杀死。

我茫茫然的在乱作一团的紫禁城里游走,从得到母后死讯的那一刻开始,我已经成为了无主游魂,不会哭,也不会笑,只是一个行尸走肉,一步步的走向宿命的最终。

父皇在寿宁宫内找到了我,看着他手中提着的长剑,和一双哭肿的双眼,我终于流下了无声的泪水。

“父皇,不要杀我……”我拉着他明黄色的龙袍,涕泪交流的哀求道。

周世显还没有回来,我不能就这样死掉,我还要和他完成那一场美丽的婚礼,那是他欠我百年的结局,哪怕这个时代即将终结,哪怕我们将在烽火之中拥抱,哪怕没有永远的相守,我还是愿意嫁给他,在这一世,做他一刻钟的妻子。

父皇摇摇头,哭道:“长平,我可怜的孩子,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佛祖的安排。突然之间,我幡然醒悟,这哪里是佛祖的安排?当初是我向佛祖求了荣华富贵,他满足了我的心愿,让我投胎在帝王之家。种下因的是我,而今,我自当咽下这苦果。

父皇话音刚落,手中长剑就朝我劈面挥下,我下意识的一避,长剑便生生切断了我的左臂。霎时间,锥心之痛如烈火一般燃烧着我的身体,燃烧着我的意识,燃烧着我仅存的感情,一声惨叫过后,我已没有半分气力再支撑下去,只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