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磨刀霍霍向襄阳(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湖广,武昌。&lt;/p&gt;

湖广总督胡全才面色阴郁,眼神冰冷。&lt;/p&gt;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得到奏报,夷陵、郧阳相继陷落。&lt;/p&gt;

明军来势汹汹,大有席卷湖广之势。&lt;/p&gt;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胡全才不用等着朝廷问罪逮拿,可以自己自裁谢罪了。&lt;/p&gt;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lt;/p&gt;

明军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倾巢而出攻打湖广的?&lt;/p&gt;

谁给他们的勇气?&lt;/p&gt;

如今湖广缺兵少将,胡全才满打满算也就能凑出七八万人。&lt;/p&gt;

靠着这些兵力真的能够守住吗?&lt;/p&gt;

胡全才心里很慌!&lt;/p&gt;

“总督大人,纸是包不住火的。夷陵、郧阳陷落的事情还是应该尽快报给朝廷。”&lt;/p&gt;

周培公思忖再三还是小心翼翼的建议道。&lt;/p&gt;

胡全才叹了一声,轻点了点头道:“本督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与其等到朝廷降罪不如主动请罪。只是这奏疏怎么写还得培公你多上些心。”&lt;/p&gt;

周培公连忙拱手道:“总督大人放心,培公一定不辱使命。”&lt;/p&gt;

周培公十分擅长写奏疏。&lt;/p&gt;

最近一段时间胡全才的奏疏都是周培公执笔写的。&lt;/p&gt;

其中技巧暗门周培公十分清楚。&lt;/p&gt;

同样一件事让不同人来描述完全就是两种效果。&lt;/p&gt;

周培公最善于将小捷写成大捷,将小败写成小捷,将大败写成小败。&lt;/p&gt;

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他手中总能化腐朽为神奇。&lt;/p&gt;

“培公啊,你说说看明贼真的能扭转乾坤吗?”&lt;/p&gt;

若是在一年前胡全才根本就不会有这种担忧,可是最近几个月清军吃的败仗实在是太多了。&lt;/p&gt;

一场接着一场,一场比一场输的惨,连裤子都快输掉了。&lt;/p&gt;

胡全才也有些担忧。&lt;/p&gt;

蛇吞象这种事情虽然罕见,但也不是不可能。&lt;/p&gt;

当初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还不如现在的永历帝呢,结果还不是崛起于辽东,杀得明军丢盔弃甲?&lt;/p&gt;

如今的明军不断起势,很像当年刚刚建立政权的后金。&lt;/p&gt;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lt;/p&gt;

胡全才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自然绑死在了清廷这颗大树上。&lt;/p&gt;

洪承畴不可能再归降明廷,那么胡全才自然也没有可能。&lt;/p&gt;

胡全才隐隐觉得湖广会是明清争夺的一个关键,如果清军守住湖广还是占据极大的优势的。&lt;/p&gt;

但如果让明军夺下湖广,清军虽然还有优势,但却不会那么明显了。&lt;/p&gt;

胡全才十分清楚眼下清廷也筹措不出多少军队来。能打的已经都被鳌拜带走去贵州了,剩下的几万人是拱卫京师的,轻易不会动用。&lt;/p&gt;

所以在向朝廷上表的同时,胡全才还得想办法自救。&lt;/p&gt;

“培公啊,再代我写两封信。一封给五省经略洪老先生,一封给川陕总督李国英。”&lt;/p&gt;

贵州和陕西离湖广都不算远,胡全才觉得还是能够借到一些兵的。&lt;/p&gt;

至于具体能有多少就看运气了。&lt;/p&gt;

暂时武昌府还是安全的。&lt;/p&gt;

但外围的襄阳、江陵就有些危险了。&lt;/p&gt;

胡全才只希望襄阳、江陵的守将能够多撑一些时间,这样胡全才也好通过运作把武昌守的更稳固一些。&lt;/p&gt;

...&lt;/p&gt;

...&lt;/p&gt;

“陛下,襄阳还是要打的。”&lt;/p&gt;

李定国再一次向天子进谏,这一次的态度更为坚决。&lt;/p&gt;

君臣二人就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产生了较大的分歧。&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