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夔东军南下(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二人一番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对呛之后,总归还是要坐下来商议布防事宜的。&lt;/p&gt;

总的来说台州府海岸线很长,又因为和宁波接壤,在布防上还能做到完美。&lt;/p&gt;

施琅建议郎廷佐把兵力集中在三门湾以南,海门卫以北。&lt;/p&gt;

这个区域府治临海县的核心区域。&lt;/p&gt;

这一点郎廷佐还是表示赞同的。&lt;/p&gt;

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lt;/p&gt;

以清军现有的七八万兵力,实在不宜再折腾什么幺蛾子。&lt;/p&gt;

台州不像宁波有那么多的小岛,故而主力水师都集中停靠在几个海湾里。&lt;/p&gt;

按照施琅的理论,清军需要将一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健跳所,以防止明军从昌国卫越过三门峡横渡至台州府控制区域。&lt;/p&gt;

虽然施琅觉得郑成功这么做的可能性不高,但防人之心不可无。&lt;/p&gt;

万一郑成功真的来一波阴的,届时再做反应就来不及了。&lt;/p&gt;

清军只要卡住几个关键的海湾,明军就会很难受。&lt;/p&gt;

有了这些优势后真的打起来,施琅也不会有什么虚的。&lt;/p&gt;

对于施琅提出的要求,郎廷佐基本都能满足。&lt;/p&gt;

他还是比较信任施琅的海战能力的。&lt;/p&gt;

只要能够打赢郑成功,守住台州这场大战郎廷佐愿意把指挥权交给施琅。&lt;/p&gt;

...&lt;/p&gt;

...&lt;/p&gt;

在攻取凤阳之后,李来亨等夔东诸勋接到天子的旨意,继续向庐州进军!&lt;/p&gt;

此举的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把南直隶的西部地区彻底连成一片!&lt;/p&gt;

如此一来河南的清军想要增援都没有了机会,驻防的明军可以一致对外拱卫京畿。&lt;/p&gt;

老实说在打凤阳之前,李来亨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lt;/p&gt;

毕竟之前都是跟天子、晋王合兵,即便在局部的战斗中发挥欠妥,也不会有致命的后果。&lt;/p&gt;

但攻打凤阳是他单独统兵,如果发挥失常恶果是能直接体现出来的。&lt;/p&gt;

夔东诸家是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天子的信任,李来亨可不希望把事情搞砸。&lt;/p&gt;

好在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lt;/p&gt;

凤阳绿营兵弱到不堪一击,完全和湖广、江西的绿营兵没法比。&lt;/p&gt;

这也可能是清军的士气已经被打没了吧。&lt;/p&gt;

毕竟连五省经略洪承畴都被明军抓到处死,凤阳的清军多半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多久,无非是有一天混一天罢了。&lt;/p&gt;

李来亨拿下凤阳后留下了两万人驻守。&lt;/p&gt;

这看似有些托大,但在他看来目前能够主动出击的清军几乎没有。&lt;/p&gt;

唯一的威胁来自淮安。&lt;/p&gt;

可淮扬自古是一体的,双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lt;/p&gt;

如果淮安的清军出动攻打凤阳,那万一应天府明军主力打杭州怎么办?&lt;/p&gt;

所以淮安的清军也是不敢轻动的。&lt;/p&gt;

李来亨决定抓住清兵们的这个心理,抓紧时间集中兵力拿下庐州府。&lt;/p&gt;

凤阳庐州二府加在一起足有南直隶地盘的三成,拿下之后不管是气势上还是实力上明军都会有极大的加强。&lt;/p&gt;

刘兴明通过这一战打出了信心,一直嚷嚷着让李来亨派他做先锋。&lt;/p&gt;

李来亨确实有这个想法,但顾及到刘体纯的看法只能作罢。&lt;/p&gt;

还是大军稳步推进比较稳妥。&lt;/p&gt;

大军刚刚越过边界进入庐州府,便发现了极为奇怪的一幕。&lt;/p&gt;

只见百姓成群结队的往南京的方向转移,李来亨派人前去一打听才知道庐州府旱灾极为严重。&lt;/p&gt;

这些百姓都是实在在当地活不下去了,才想要去南京讨口饭吃。&lt;/p&gt;

他们听说只要是灾民去到南京都会被明廷赈济,虽然不见得能够吃饱但保证不被饿死还是可以做到的。&lt;/p&gt;

在乱世哪里有那么多的要求,能够活命对他们来说就是很不容易的了。&lt;/p&gt;

李来亨心情顿时很是沉重。&lt;/p&gt;

这场大灾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啊。&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