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海躬身道:“臣恭请国主自任武学山长,好令将士们自以为乃君王门生,也荣耀乡里!”
郭德海这话其实隐含的意思不言而喻,这样的武学一开,有入学资格的都是都尉及其以上的军官,假以时日,掌握军队实权就是这些出身于武学之人,而他们的山长就是这些人的老师,只要武学山长有心,就可施加自己的影响。郭德海与何进两人为了避嫌,所以才请求赵诚亲自出任,尽管是名义上的。
赵诚脸上的笑意一闪即逝,他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何、郭两人善解人意顺水推舟罢了。
“业精于专!用专门学校培养将帅之才,是个良法,无师自通者太少,而实践磨砺出的将才又少之又少。不论这些武学学生出身何军,一旦入校就与原军再无关葛,只要能顺利结业,将来都会很有前途。但是他们将来的去处却要打乱,譬如安北军来的人,可分到它军,如此才是国家长久之道。”赵诚道,“武学学生入校第一件事,就是要滴血誓众,忠君爱国为第一要义!”
何进与郭德海两人对视了一眼,心说这家大业大了,国王也开始了自己的权谋之道。他们当然不敢有异议,而竭力地表示出自己的赞成之意:
“国主圣明!”
“合罗川之战亦留下极憾事也!”赵诚击掌,心痛地念道,“秦九勇则勇矣,如飞蛾扑火,至死不悔,令孤痛失一忠贞之士。英雄末路,身死报家国,令孤徒增伤感!”
赵诚脸上压抑不住的悲伤表情令何进与郭德海两人也有些黯然,何进劝道:“诸将校们对西凉军主动阻击,不留后路的做法,亦有不同看法。但臣以为阵战之道,瞬息万变,容不得主将犹豫再三。”
“话虽如此,但秦九战死,令人扼腕长叹。”赵诚道,“故武学可博采古今战阵之典故,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但愿合罗川之惨剧不再重演。”
“遵旨!”何进与郭德海齐声道。
“国主,黑甲军郭侃上书有关改良旗号、金鼓、烟火、隐语的,所述详备,颇有可取之处。”何进道,“臣不知国主有何圣断?”
“兀剌海之战,安北军暴露出一些短处。我等应谨防。”赵诚道,“若不是郭侃有谋略,自出急智,以狼嚎为号,里应外合,否则林岷等人怕是只能坐等着外援。”
“郭仲和少而有大略,不愧于将门虎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何进赞道。
“哪里、哪里?国主与何将军过奖了!”郭德海见赵诚与何进交口称赞自己的儿子,连忙谦虚了几句,脸上自豪的表情却展露无遗。
“林岷当时是兀剌海城守备,而臣率安北军精兵随国主北伐后,余部也各有校尉,职位上皆与林守备同等,平常时在臣帐下听令并无上下之分。及强敌驰至城下,众军官不知听谁号令,莫衷一是,致错失战机。
故臣提出职官评定新法,同一年入伍之两人,因表现优劣而有职级上下,若有同等功劳的两人,又因年序长短而有所上下。
譬如禁军王好古与张士达,在中兴府被围之前,同样都是禁军统领,外人只当是他们同级,但王好古追随国主多年,此前战功只比张士达高,资历当然更比张士达要高一等。若是将王、张两人列于同等地位,怕是让忠诚之士寒心。有道是能同享福者多,不能同甘苦者少之又少,以往国家初创尚可一切从简,但如今以后怕是有些……
若军中在军职之外,又分级别,譬如爵号之类。如此一来,官职相同者,以军阶上等者为主帅;军阶相同者,以职务论高下,使军令上下通达,全军如一。文官尚有从正一品的太师至京畿以外小县之从九品县尉,而我军中将士们只有官职高下,而无品级之分。”
何进又道:“简而言之,一个领兵之人,其官位即要与其所掌人马数目与职责轻重相衬,又可对应其过往战功大小、年序长短,如此才能令人人知上下求上进,新从军者不因资历短浅而心存不满,立大功者照样可担任高位,如新任西凉军新任副总管陈同;而那些久于軍伍,却无过人之处者也可凭资历升迁,我等不可让忠于军队之士不得晋升之门。有谋略者如郭侃、张士达、西壁辉、叶三郎年轻一辈者毕竟只是少数。”
何进的长篇大论一是为了做到上下有序,并提升军队在逆境之下的战斗力,二是为了理顺军中升迁之路,三是为了与文官的品级相类比。赵诚忽然觉得何进坐上了枢密使的高位,这长篇大论也多了起来。
赵诚以什、营、团、军编制军队,各有主官、副官、参军,朝廷文官体系也是自有精简体系,他对官员数额的冗肿有些反应过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不愿给武官授诸如“金紫光禄大夫”这类的文职虚衔,也不愿给文官们授“陪戎校尉”这样本是武职的虚衔,爵位倒是十分大方。但是爵位只是给臣子们加薪水的手段而已,没有人在自己脸上写着自己是某某开国侯。这导致许多资历、功劳不同之人,正式的职级却是一样的,因为官设得太少。
“郭元师以为如何?”赵诚又问道。
“回国主,臣以为军中讲究上下有序令行禁止。倘若我大秦国两支相互间陌生的军队在野战之中被敌军击溃,仍有活下来的忠勇之士想合组在一起反击,但军士们因为自己所属营团离散,互不相识,无人领军,当此时纵是士卒们勇敢不畏生死,也必败无疑。散兵游勇无法抵抗进退有序之强敌。”郭德海道。
“孤对此也心有所感,孤闻宋人武职固有军职,亦有31级武散阶及品级,还有12级爵号和12勋级,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听中书令王从之详言,宋人文臣有官有职有差遣,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所谓在位而不视其事也!”赵诚道,“不瞒两位,孤也在考虑此事。武官当然亦有与文官相同的品秩,从正一品到从九品,这个可以与军职相应衬,但武官品级也只是为了与文官们同朝相较罢了,军中并不重要。但孤却想在军职与品级之外别立一勋级,专为武官所有,称为军衔,类比于宋人的武散官。此军衔却非是散官,凡我军中领兵之人,人人皆以军衔为令行禁止之准绳,当在军服之醒目处标识出级别高低,凡人多处,有军衔者当为万人所瞩目,非朝服所比。”
“请国主详言……”
何进与郭德海对赵诚的提法感到很有趣,虽然还只是腹案,但他二人已经在揣测自己应该授什么级别的衔,并非贪恋权势,却为了那份可以从外表看得见的荣耀。
然而这正是赵诚的目的,让将士们为了那或金或银或铜制的军衔而为他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