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凝固的黄河(二)(2 / 2)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2064 字 6个月前

此前,秦宋两国达成正式的条约,双方联兵共灭金国。就秦国这一方,东集团以张荣为帅,严忠济为副,这一路配合宋军攻占徐、邳、单、泗等州,最终的目标是往汴梁集结。北集团以张柔为主帅,史天泽、王珍为副,待黄河结冰即跃马南下,截断洛阳与汴梁之间的联系。

西集团则是秦军主力,田雄、郝和尚、郭侃、郑奇、张士达及萧不离诸部人马,自入冬以来,便齐聚河东、潼关、怀、孟一线。此前,萧不离与宋平所属军队整体换防,宋平与萧不离二人对调,宋平改镇大漠,萧不离改镇河东,其下兵马亦随主帅移营。萧不离就是新任的河东军元帅,骁骑军亦随之南下。古哥则奉命将自己的帅帐北移至大同府,镇守阴山一带,陈同部回师北平驻防。

十月十九日,秦王遣谏议大夫梁文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遣翰林大学士刘祁赴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祭北方天王。自秦王至文武百官,皆清斋一宿。

次日,秦王赵诚率文武百官皆着戎服,齐聚贺兰山下,祭旗出师。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子孙祀绵,河山浩荡。

英华文章,光被华夏。

然斯文斯种,命运多难。亿万黎民,屡遭屠戮。大好河山,分裂玉碎。蛮种小族,乘中国纷争间隙,伺便突袭,角力竞斗,剿戮师旅,膏血生民,鸠占鹊巢,以为正统。令贤者心忧、智者焦虑,惟百姓哀鸿遍野、白骨千里。

今五星又出东方,利中国征讨四方。江山盼有雄主出,一统华夏数百州,期华夷混一、百姓皆安、发扬文字,天下一统正逢吉时也!

赵氏诚者,英明睿知,起于朔方,败蒙古、降高昌、斩楼兰、击于阗、平辽东、收燕云、河北,提封万五千里之疆域,带甲数十万健儿,威震九州宇内。上体天心,下察民情,开科举、兴学校、奖农牧、饱黎民、修明德、扬文字,使豪杰归附、贤士恭敬、将士争勇、百姓归心,是为众望所归也!

赵氏诚者,今率文武百官祭祀于此,献牲以示恭敬孝顺之心。愿天地神明助吾王达成宏愿,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兵锋所指,莫敢不从……

贺兰山下,赤旗飞扬。李昶用一大段气势磅礴的祭文,令天地风云变色,贺兰军的将士骑在雄壮的战马之上,紧握手中的兵器,遥遥注视着自己的最高统帅,整装待发。此情此景,就是文臣们也跟着战鼓的节奏,热血沸腾了起来。

赵诚在百官的簇拥之下,跃上战马,未来的太子赵松伴随左右。

“我儿虽年少,然亦须经历沙场考验,亲见流血,方能居安思危。勇者无惧,明者不疑,王者镇定!”赵诚道。

“父王教诲,儿臣铭记在心!儿臣习武已久,虽无百战之勇,然若有强敌来犯,儿臣愿护衞在父王身侧,不敢有退却之心。”赵松坚定地回答道。他也是一身戎装,将第一次追随他的父亲奔赴沙场,去亲历另一种帝王之道,脸上挂着无尽的兴奋之情,大臣们从他身上看到未来王者的风范。

赵诚满意地点了点头。杀鸡焉用牛刀?完颜守绪不是鸡,但在此时的赵诚眼中,不过是一头羊羔罢了。赵诚曾数次亲征,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令他感到轻松,兵强马壮上下一心的气势令他骄傲无比。

曾几何时,他还如临深渊地小心地苟且偷生。如今,他拥有了自己的国家、臣子、军队、与百姓,还有不容他人侵犯的广大疆土,但他仍不会感到满足。他向着大河以南挥起了长刀,将女真皇帝杀掉,发誓将一切不肯臣服之人斩尽杀绝,将另一片广大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之上的人口纳入自己的版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他的目光在王后及众臣之中流转了一番。

“宫室之中,全赖王后管理,孤心安。宫室之外,由王从之与耶律晋卿二人决断大小诸事。”赵诚道,“孤出征在外,只盼身后无忧也!”

“国主亲征,臣妾只盼国主早去早归!”王后梁诗若道,她的脸色充满着离愁别绪,又对赵松道,“松儿此番远行,应遵守军法纲纪,凡事不可莽撞,休要坏了你父王的大事。另外出征在外,万事不可逾越军规,风餐露宿,不可骄横。”

“母后放心,孩儿一定会听令行事。”赵松回答。

梁诗若这一番告诫,倒令现场气氛蒙上了一层悲壮之意。

“臣等祝愿吾王率王帅此番出征,旗开得胜!”王敬诚、耶律楚材等人领着群臣高呼道,“王师南行,正是顺应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功!愿吾王再创伟业!”

赵诚骑在战马上,心中充满豪迈之情,他用力地挥了挥手道:“虽然古来征战,有诸多牺牲,此番东进南下,不过是顺势而下罢了。今日出征,正是为了将来少些征战;今日之死亡,则是为了将来少些死亡!待他日,孤愿在汴梁城中备下酒宴,以主人的身份,接受尔等的庆贺!此役将非是征战之功,尔等虽为文臣,功劳亦不下于一军之帅!”

耶律楚材拖着病体,因为激动,苍白的脸色浮现出血红色,长须在寒风中飞扬,他激动地回道:“此乃臣等固所愿也!臣每每梦回汴梁也,今岁方能得偿所愿!”

“禀国主,贺兰军已经准备妥当!”这时,陈不弃过来奏道,“只等国主令下!”

“射出的箭岂能飞回?好,让健儿们出发!”赵诚命道。

“是!”陈不弃转身离去,几声鼓声响起,贺兰军的铁蹄列队依次奔出,举着赤色军旗,一队又一队,往南方奔去。

赵诚也掉转马头,赵松、曹纲、汪忠臣、汪显臣及众亲衞紧伴左右,追在贺兰军的身后,义无反顾地疾驰而去。

王敬诚率领众大臣,跪在地上,送别国王的离开。当他们再一次抬起头来时,远方只留下一抹黑色的影子,还有战马平治而掀起的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