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千金记 石头与水 11321 字 5个月前

这个年同样过得很热闹,家里孩子们一日日长大,都渐渐懂事,宋荣官场亦是如鱼得水,再没有不顺遂的了。

老太太咬着自福闽送回的咸鱼,说:“老二他们那边不知有没有猪肉吃,还是都吃这玩意儿?”

宋嘉言笑道:“祖母,二叔他们那边有很多新鲜的鱼吃的,因为新鲜的鱼不易保存,这才制成咸鱼送回来的。”

老太太道:“你二叔喜欢吃猪肉。”

“小二什么都喜欢吃。”宋荣道,完全不担心弟弟的生存能力。

为了令祖母安心,宋嘉让笑道:“二叔到了福闽还变胖了呢,二婶怕二叔长出小肚腩,天天早上叫二叔习武健身。”

老太太慈母心肠,听了十分不顺耳,当即对大儿子道:“赶明儿再给小二写信,把我的话添上,不准方氏再折磨小二。胖些怎么了,那才叫福态呢。”娶了这么个泼妇进门,真是苦了她的小儿子了。

用过团圆饭,孩子们都聚在老太太的屋里玩儿,顺便守岁。

宋嘉诺忽然说:“大姐姐,以前我觉着大姐姐的生辰在上元节,是很大的生辰了。如今,竟然还有比大姐姐的生辰更大的人,李大哥是大年初一的生辰呢。”

宋嘉言倒不知道这个,道:“哎哟,也没给李大哥准备生辰礼物。”就是明天了。

宋嘉让不当回事儿,道:“忘了就忘了,阿睿不会计较这个的。”

“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怎么能当不知道呢。”宋嘉言道。

小纪氏听到了,笑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命人收拾出一份寿礼来,以你们的名义给李家哥儿送去就成了。他明天过生辰,正好明天送,也不会迟了。”

宋嘉言还没说话,宋荣先道:“让孩子们自己料理吧。”

小纪氏笑道:“我是想着李家哥儿不是给咱们大姑娘打理生意嘛,怠慢了不好。”

“无妨,我跟李清并无交情,孩子们愿意交往是孩子们的事。”宋荣摆着架子,倒了盏酒润喉,道,“李家,你不必理会。”

宋嘉言笑道:“太太,我随便送些什么过去就好,若是有不衬手的地方,我会跟太太要东西的。”

小纪氏慈爱一笑道:“好。”

闲聊无趣,大家又摆开牌桌,玩儿起牌来。

及至第二日,宋嘉诺拿出了一匣子的湖笔,宋嘉言命人搬出两盆水仙花来,宋嘉让添一把匕首,然后命管事带着两个伶俐的奴才送了过去。

李睿并未在家,一家子都去了尚书府拜年,李家的管家很客气地代小主子收了礼物。待李睿回家,见到这些礼物,笑道:“不过随口一句,他们就记得了。”不是厚礼,却是主人家亲自准备的,李睿瞧着也欢喜。

李思看了一遭,笑道:“我猜这两盆水仙肯定是言妹妹的礼,湖笔应该是宋二弟的,匕首是宋大哥送的。”

李睿笑道:“这并不难猜。”

李思笑道:“我屋里的水仙,也是言妹妹送的。”

李睿微挑长眉:“她很喜欢这种花?”

“言妹妹每年冬天都会去花市,买几十个水仙根回家,放在水盆里养,养得好了,各家都会送。”李思瞧着送来的两盆水仙花,说,“这两盆可比送我的那个大多了,是言妹妹自己养了来熏屋子的,你看养得多好啊。”

李睿瞧着两盆洁白水灵的水仙,随口问:“那送了我,她用什么熏屋子?”

“无妨,一开春儿,她院子里的迎春花就开了,夏天是满围廊的蔷薇,秋天有菊花,冬天就是水仙。”李思与宋嘉言是好友,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所以说,她屋子里从来不用熏香。”

李睿道:“言妹妹是正月十五的生辰。”人家送了寿礼来,他也要回礼才好。

李思叹口气:“她从来不过生辰的,言妹妹的母亲是生她时难产过世的。”

李睿倒不知还有此节,问:“我想过完上元节就起程南下,不知能不能上元节跟她见一面?”

李思道:“言妹妹他们还记挂着大哥的生辰,大哥写封通道谢,再随信问一问就好了。若是上元节不方便,提前去瞧瞧言妹妹,跟她说一声,她也不会介意的。”

李睿一笑道:“妹妹说得是。”命人将花搬到他屋里,转身去写信了。

李思自言自语:“以前从没这么老实地叫人家妹妹的,今天这是怎么了?”自己也回屋去了。

宋家收到了两张帖子。

确切地说,是一封信与一封帖子。

信是李睿给宋嘉言的,帖子是秦嵘写给宋嘉诺的。

李睿信中大意就是过了十五准备南下,想着上元节请宋嘉言出来,一并说说这一次远行的事。秦嵘的帖子简单,他本就与宋嘉诺是同窗,是请宋嘉诺上元节一道看花灯的。

一大早上,宋荣已经带着妻儿给亡妻上过香了。接着,宋荣去宫中领宴,宋老太太与小纪氏一并去宫中给太后请安兼领宴。

宋嘉让问宋嘉诺:“怎么阿嵘请你看花灯啊?往年他可没请过你。”

“往日里天天见,还要一起看哪门子花灯?大哥,咱们跟姐姐们一道去。”

“那是!”宋嘉让道,“她们女孩子,一年里也就这一天能光明正大地出去逛逛,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当然得保护好女孩儿们了。不过,阿嵘既然邀请你,干脆我们两家一起看灯好了。”又对宋嘉言道:“也叫上李睿他们兄妹,人多热闹。”

宋荣并不禁止孩子们在上元节出去,自宫中回来,宋荣还好,小纪氏与老太太已是满身疲累,草草地与孩子们说了两句话就各自歇着去了。

宋荣笑道:“笙哥儿、筝姐儿已经出了第一年的重孝,也一并出去散散心吧。无妨的。”

辛竹笙、辛竹筝都应了。

及至傍晚时分,姑娘公子们都是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宋嘉言直接换了男装骑马,宋嘉诺跟着宋嘉让骑马,瞧着宋嘉言说:“大姐姐,你这样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哪家的公子呢。”

宋嘉言闻言一笑道:“二弟,等你再大些,求爹爹给你弄匹小马,可以先骑着。小马骑熟了,待它长成大马,你骑大马也就没问题了。这匹马,就是你的马,平日里不要给别人骑。”

宋嘉诺欢喜不已,眼睛笑成弯弯的月牙:“我会记得跟父亲说的。”

辛竹笙指着前面的一行车马道:“那是阿峥他们吧?”

宋嘉让眼神极佳:“阿睿他们也来了。”

秦峥一行与李睿一行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到的集合地点,没说几句话就见宋家人到了。及至车马渐近,秦峥、李睿都看到了马上的宋嘉言,不约而同道:“言妹妹今日可是英姿飒爽啊!”

宋嘉言一手挽缰绳,一手持马鞭,微微一笑道:“你们这是提前商量好的,还是心有灵犀了?”

宋嘉言一句打趣,秦峥与李睿都是心胸豁达之人,相视一笑,一个带着自己的妹妹,一个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与宋家一行人会合后,一并往东大街灯市而去。

诸人打过招呼,宋嘉言驱马到李睿身畔,问:“都准备好了?”

李睿点头:“明天就起程,铺子里的事,你多照应。”

“应该的。”

李睿与宋嘉言说着南下的事,另一边宋嘉让与秦峥也是相谈甚欢。两人早便是好友,宋嘉让一去福闽大半年,虽然回来后去找过秦峥,不过,此时见面仍有许多话好说。

秦峥往宋嘉言处看一眼,笑道:“我委实羡慕阿睿,待过两年,真希望如同阿睿一般四下走走,长些见识。”

宋嘉让道:“是啊,总窝在帝都,有什么乐趣!”

秦峥一笑道:“怎么,明年还想出去?”

“我爹叫我考武进士,哪里出得去。”宋嘉让抱怨一句。

及至街口,已可看到灯市的繁华景象,辛竹笙令下人去买几个面具来,姑娘丫鬟们纷纷下车,一人一个木制面具戴在脸上。

宋嘉让极有做兄长的气派,道:“都跟紧了,别丢了。别只顾着看灯,丫鬟跟紧你们姑娘,小厮们跟紧你们的主子。阿诺阿嵘,你们也小心着,别叫拐子给拐了。”灯市每年都丢小孩儿。

宋嘉诺秦嵘大声地:“知道啦。”又不是头一遭逛灯会。

灯会年年差不多,无非就是各样花灯、元宵、小吃,尤其今夜无宵禁,许多寻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也会出门走走。

要知道,异性相吸。哪怕姑娘们大都会以各式面具遮面,仍会惹得许多青年男子前来,种种别样小心思,不言自喻。于是,这灯会格外熙攘热闹。

当然,更少不了什么猜谜赢元宵、套圈儿赢元宵、射箭赢元宵、对对子赢元宵等各种以元宵为奖励的游戏。诸人各自施展本事才干,宋嘉言就坐在摊子上等着吃了。

秦峥原是每年的游戏主力,今年不知怎的,这些活儿一样没干,就与宋嘉言坐在一旁吃元宵了。宋嘉言问他:“你不去试试?”

秦峥笑道:“不了。”

伙计端来两碗元宵,一碗黑芝麻,一碗花生碎。秦峥从自己碗里舀了几个给宋嘉言:“尝尝这个。”

宋嘉言端正着脸:“以后可不能这样肉麻了。”决心与秦峥划清界限。

“什么是肉麻?”

“就是腻腻歪歪的,咱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得注意男女大防。”宋嘉言向来爽快,看秦峥这样子,她立刻决定快刀斩乱麻。

秦峥脸色不变,低低道:“我有一个心仪之人,只是不敢开口。世间女子的名节重于性命,我不怕世人看轻我,独怕世人看轻了她。”

宋嘉言不知道说什么,低头咬了元宵吃,一时又气闷得很,飞快地凑到秦峥耳际道:“你死了这条心吧,我对你半点儿意思都没有。”

秦峥笑了,点点头,道:“哦,我知道了。”

宋嘉言桌下踢他一下子,秦峥又舀了两个元宵给宋嘉言,还一脸善解人意地说:“知道你喜欢吃芝麻馅儿,多吃两个。”说完秦峥笑得更欢,宋嘉言直翻白眼。

与宋嘉言说了几句话,秦峥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眼角眉梢透出一股子喜气。

真个傻小子,她又不喜欢他,说几句话就能美成这副傻样儿。

宋嘉言翻个白眼,就见宋嘉诺与秦嵘抱着个两三岁的小娃娃回来了。宋嘉言大惊,问:“这是谁家小孩儿啊?”

宋嘉诺把抽抽噎噎的小娃娃放在椅子上坐着,抹一把额角的汗,道:“不知道,在路上哭呢,险些被人踩到,估计是跟家人失散了。”

秦峥见这娃娃穿戴皆是上乘,道:“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又问这孩子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儿,小娃娃眨着一双红肿的大眼睛,抽噎道:“娘亲叫我阿谨。”余下的一概不知。

秦嵘道:“哥,言姐姐,你们看着小娃娃吧,我跟阿诺去看灯了。”两人手拉手跑了。

秦峥素来细心,将小娃娃抱在膝上,给他擦擦眼泪,舀个元宵喂给小娃娃吃。小娃娃被他一哄,也不哭了,乖乖地小口吃起元宵来。

宋嘉言松了一口气,她可不会哄小孩子,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哭起来能要人命。

秦峥笑,如孔雀开屏般展示着自己:“这些事,我都会。”

宋嘉言直接把秦峥头上敲个大包出来,说他:“你再这样,我可就恼了。”

喂小娃娃吃了两三个元宵,秦峥脱下身上的厚料披风裹在小娃娃身上,将小娃娃打横一抱,手臂轻轻晃悠着,不一时,小娃娃便睡眼蒙眬,张开小嘴儿打两个哈欠,睡着了。

宋嘉言万分不自在地看向他处。

一时,宋嘉让一行人听说了宋嘉诺与秦嵘捡了个孩子的事儿,过来一瞧,秦峥正一脸慈父相地抱着睡熟的宝宝与宋嘉言说话。宋嘉言一见到宋嘉让顿觉解脱,问:“小娃娃怎么办?”

宋嘉让哈哈直笑道:“叫阿峥抱着吧,看他这模样,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他是孩子的爹呢。”

秦峥笑斥:“阿让,你这张嘴,什么时候能有个把门儿的?”

李睿揭开裹在孩子身上披风的一角,只看了一眼便道:“这孩子身上的衣裳是宫廷御用的锦丝缎,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宋嘉让向来洒脱,笑道:“阿峥,你就带着吧。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来找,这是你的善缘。”

秦峥道:“那我们再等等,说不定过会儿就有人来找了呢。”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哪个不是千金之躯,丢孩子可不是小事。再者说了,两家弟弟一道捡来的孩子,秦峥也不愿独吞此功。

结果,诸人一直等了许久,犹不见有人来寻。宋嘉让道:“天也晚了,咱们回吧。”

若真是了不得的出身,怎么这半天不见家人来找。秦峥抱着熟睡的小孩儿,道:“我回去让家人在城中打听着,有了信儿,我着人跟你们说一声。”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秦峥还是决定将小孩儿带回去。

及至大家分别之时,李思将一个用锦缎包着的匣子递给宋嘉言,笑道:“是我和哥哥贺你的生辰礼。”

秦斐笑道:“真是巧了。”说着令丫鬟捧出一个小小的包裹,“我、大哥、二弟送你的。”

宋嘉言一一道谢。

大家热热闹闹地回家,到家时老太太、太太都已经歇下了,打听父亲,得知宋荣出门,还未回来。于是,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日,秦家就送来了消息,那孩子已经找着人家了。果然如同李睿所言,出身非同寻常,竟是承恩公方家的孩子。

方太后的哥哥——承恩公方远阳亲自带着儿子方承业到秦家道谢。

秦峥十分谦逊,未曾忘了提一句宋家,道:“是舍弟与宋家弟弟偶然遇到了令孙,搭一把手而已,实不敢当公爷的一个谢字。”

承恩公可不作此想,若非遇着秦家人,说不定这孩子就没了,笑对秦老尚书道:“帝都皆知老尚书教子有方、教孙有道,如今看令孙谈吐有致,举止有度,令我好生羡慕。”

方家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唯因这是方太后的娘家、昭文帝的亲舅舅,大家也便敬着抬着些。秦老尚书客套几句,方家留下重礼,满腹感激地离去。

然后,方承业又亲去了宋家道谢。

因为捡的是承恩公家的孙子,这事儿帝都上下知道的不少,就是太后也在宫里赞了一回秦妃贤惠。宋荣与秦老尚书皆是与有荣焉。

只是,宋荣尚未高兴两日,便发现大事不妙,人家丢的孩子找着了,他家孩子却跟着丢了。

宋嘉让当然不是无故失踪的,他已经十四岁,生得人高马大,又会些拳脚功夫,就是拐子也拐不了他!这突然间不见,自是有缘故的。

缘故还得从秦家说起。

秦峥因在准备秀才试,嫌家里吵闹,不能安心习书。于是,秦峥就搬去了庄子上复习功课。

宋嘉让与秦峥自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得了,俩人又一道在秦家家学念了好几年的书,是绝对的好友。秦峥去庄子上念书,宋嘉让禀告了父亲,准备跟秦峥一并去庄子上住两日。

如今,宋嘉让不再去学里,又是浑身精力使不完的年纪,宋荣打算给儿子找的武进士还未找好,看宋嘉让一副坐不住的样子,也就准了。

结果,宋嘉让这一去就不见了。

当然,宋嘉让不是一个人失踪的,他带着自己的贴身小厮——方子成,骑着自己的马,带着自己的刀,还带足了衣裳,才不见的。这怎么看怎么像离家出走。

根本不必费心思量,宋荣一想便知,宋嘉让这是跟着李睿他们走了。

宋荣也没令家人大找,找来秦峥一问,秦峥规规矩矩道:“让兄在庄子上住了一日,就说不放心家里要回去,小侄还以为让兄是回家了。”

宋荣冷笑道:“你们倒是关系很不错。”考个小秀才,还值当大张旗鼓地去庄子上念书?如今想来,怎么都觉着不对劲。他指点秦峥功课这一年,秦峥的文章,假以时日,明年考个举人都是十拿九稳。凭秦峥这种稳重的性子,秀才试真犯不着这样大费周章。

一时不慎,竟给几个小辈涮了。宋荣心裏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秦峥一副老实相,道:“小侄虽与阿让交好,也不会不顾叔父心情任意妄为的。倒是年前听阿让念叨过西蛮北凉什么的,其他的,小侄实在不清楚了。”

宋荣道:“好了,既然你不知道,那就回去吧。”

秦峥恭敬地退下,心中暗叹:帮了大舅子,就得罪岳父,真是两头受气的差事啊。

秦峥回家歇了一夜,去祖母那里请安时,正见母亲秦三太太眉飞色舞地说:“承恩公家的女孩儿我见了,哎哟,再没有见过那样乖巧招人疼的女孩儿了,不仅模样出挑,更识规矩,谈吐举止都好,真正难得。”因家里儿子捡了承恩公府的小孩儿,承恩公夫人特意设宴招待秦宋两家人。秦三太太去了,回家就是眉飞色舞地一通念叨。

婆媳二人见着秦峥,都笑了:“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庄子上念书吗?”

秦峥给祖母、母亲请了安,道:“孙儿有些课业文章忘带了,小厮们不知道,我怕他们拿错,就回来一趟。”

秦峥问:“母亲去承恩公府了?”

秦三太太笑道:“可不是嘛,承恩公夫人和气得很,还见了他家的女孩儿,乖巧又伶俐。”比宋家的丫头强了百倍。

秦峥不露声色地笑了笑道:“那就好。祖母、母亲,若无事,我就去念书了。”

婆媳二人万分欣慰地说:“好,去吧。”

秦峥没去念书,反是去了妹妹的院子,找妹妹说话。

秦斐见到兄长也格外高兴,请兄长进屋喝茶,关切地说:“庄子上一冬天也不动烟火,肯定冷的。哥哥何必非要去庄子上念书?在你院里,叫丫鬟们做事时轻着些,照样没人打扰哥哥念书的,不是一样清静?”

不去庄子如何助宋嘉让脱身呢?秦峥笑道:“庄子上不一样。”又问妹妹,“跟着母亲去承恩公府了?”

秦斐点点头,道:“哥哥那天捡到的小公子,是承恩公世子的三公子。”

“三公子是怎么走失的?就是上元节出门也不至于没有丫鬟婆子小厮仆从跟随,怎么会好端端地把个孩子给丢了呢?”

人家内宅之事,秦斐如何思量得透,只得一笑,道:“哥哥这样一说,的确可疑。”

秦峥问:“都谁去了?”

“承恩公府就请了咱们两家人,母亲带了我,宋婶婶带了语妹妹。到承恩公府时,他家国公夫人、世子夫人,还有姐妹们,都见到了。”

秦峥问:“言妹妹没去?”

“听语妹妹说,言妹妹身子不舒坦。”

秦峥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什么不舒坦,那丫头一年到头都鲜有生病,怕是猜到了此节,方未去承恩公府。秦峥叮嘱道:“以后,你也少跟着母亲去承恩公府。”大户人家,就是偶有阴私,也没有这样莫名其妙丢孩子的。

听哥哥这样一说,秦斐也有几分不悦,道:“不用哥哥说,以后我也不会去的。承恩公世子的二公子好生失礼,我们原在承恩公夫人的屋里说话,我和语妹妹头一回去他家,那位二公子瞧着身量跟哥哥似的,十三四岁肯定有的,竟然不令人通报就直接进去,我和语妹妹想避一避都来不及。就算他家是太后的母族,子弟这样不知规矩,也很令人恼怒。偏偏承恩公夫人还不以为然呢。我看他家姐妹的神色,竟早是习惯了的。”

秦峥眸色一沉,道:“咱家是清流出身,方家为外戚,本就不是一个路子的。”

“听母亲说,他家女孩子也极为出挑?”依礼法,秦峥这样的年纪,自然不该去打听人家闺阁女孩儿。只是,秦峥并非那种迂腐之人。何况,他素知母亲糊涂,便问一问妹妹,也好知己知彼。

秦斐道:“瞧着是不错,都挺和气的。只是一样不好,都是庶出。”

秦峥立刻气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宋家。

宋荣正在问宋嘉言知不知道宋嘉让出门的事,宋嘉言微惊:“大哥偷着跑啦?”

“你知道?”

“看也看得出来啊,他憋着心气儿去西蛮、北凉呢。不过,干吗偷跑出去啊?跟爹爹说一声再出门还不一样吗?”宋嘉言还有些担心,“也不知带够银子没有。爹爹,你管大哥管得太严厉了,又不能与他沟通,不然,大哥应该不会偷跑的。”宋嘉言问,“没送信回来吗?可不要出什么事啊?”

这种混账孩子!宋荣恶狠狠地说:“回来非打断他的狗腿不可。”又叮嘱女儿,“先不要跟老太太说,省得老太太着急。”

宋嘉言点头:“知道了。”

第二日就有人送信到家。

信是宋嘉让写的,大意是他出门游历了,家人不必担心,年下就回来了。

得了宋嘉让的信,宋荣方放下心来,这事瞒不住,晚上便将事与老太太说了。不待老太太哭天抹泪地要孙子,宋荣先是大怒,喝道:“待把那混账擒拿回来,我非扒了他的皮!”

见儿子恼了,老太太顿时没了脾气,反是抓着儿子的胳膊抱怨:“你这又是发什么狠?小孩子家,爱玩儿爱闹的是天性,出去就出去呗,只要人好好儿的就成。都是你这做老子的,天天黑着一张脸,孩子们见你就吓得跟什么似的,就是想出去玩儿也不敢好好儿说,要这样偷偷摸摸的。”

宋嘉言忙作势劝道:“爹爹,好歹有大哥的去向了,莫恼了。您这一恼,叫祖母跟着担心呢。”又劝老太太,“祖母放心吧,去年大哥都跟着大船出过海,这次也不会有什么事的。而且,大哥信上不是说了嘛,会定期写信回来。他这么想出门游历,就让他出去好了。等走烦了,就知道家里的好处了。”

老太太一声长叹:“还是我的诺哥儿好。”

宋嘉诺笑得乖巧:“我每天都来陪祖母说话,祖母也不要生大哥的气,人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以前听祖母说,父亲十二岁就自己去县城、州府考秀才了。”

诸人纷纷劝着,老太太渐渐地安下心来。

宋荣私下又问宋嘉言:“李睿有没有信送回来?”

宋嘉言道:“我估计大哥肯定是去找李睿他们了,不然,他何必这时候走呢?父亲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又劝宋荣,“要我说,父亲也不必急于叫大哥考武举,父亲自己是少年成名,大哥暂缓一缓无妨的。”

“你以为武举一考就中的?”自来科举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宋荣心中早有盘算,道,“你大哥武艺我倒不担心,文章上却要狠狠地补一补。武进士也是三年一考,若三次不中,就是十年光阴,哪里耽搁得起?”

宋嘉言笑道:“要是考十年都考不中,爹爹干脆给大哥捐个官儿好了,也不用浪费这许多光阴。”

“这官儿,能不捐,还是不捐的好。”宋荣倒不是舍不得银子,他是为儿子的前途考虑。

宋嘉言道:“大哥以后是走不了文官路线的,若是以武官晋身,非有战功无以升迁。立战功最快的地方就是边境,现在叫大哥去一去西蛮、北凉,也没什么不好。”

宋荣摇头:“不行,你如何知晓边境战况的凶险。”一不小心就没命,那他情愿儿子老老实实地做个小官儿了。当然,若是安排得当,也没人敢叫他儿子丧命,到时弄些战功并非难事。宋荣脑筋向来灵光,先时不过未想到此处罢了。经宋嘉言一提醒,宋荣立刻走了几分心思。

宋嘉言一笑道:“我只是这样一说,以后大哥的路还是要他自己走的。大哥若无此志向,叫他去他也不会去。若他有这个意思,现在去见识见识也没什么不好。如今天下太平,许多商人往来于西蛮、北凉之地。父亲不必太过担心,大哥是出去游历,总比许多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的好啊。”

宋荣长眉微挑,他宋荣的儿子敢吃喝嫖赌,不打烂了他们!打发宋嘉言道:“好了,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若李睿有信来,与我说一声。”

宋嘉言笑眯眯地走了。

宋荣望着女儿离开时笑眯眯的狐狸相,非常怀疑宋嘉让能成功偷跑出去,与宋嘉言有莫大的关系。

又过两日,李睿的信终于到了。

信中一副不知所措的语气,以表示自己对于宋嘉让离家出走之事惶恐不安,借此洗清自己的嫌疑。

宋荣如今已经勉强接受宋嘉让游历的事,只要儿子平安,也就不追究了。

倒是秦峥,秀才试后,一举夺得案首之位。

秦家素来矜持,并未摆酒庆贺,不过,家中老少也美得够呛。秦老尚书赏了报喜的奴才,对秦峥道:“你这一年来,长进颇多。若无子熙尽心尽力地指点于你,你如何能有今日呢?叫你祖母给你备份礼,现在就过去。”

秦老太太笑道:“我早备好了。”孙子比老头子当年可出息多啦,越看越出息。秦老太太道:“咱们两家通家之好,去了别忘了给宋家老太太请安。”她早猜到孙子能中秀才,就提前备下了礼。

“是。”

秦峥赶去宋家送礼,秦老尚书欣慰地拈着胡子道:“阿峥比我那时有出息多了,我二十二岁才中秀才。”

三子秦凤初笑道:“明年正是秋闱,若能一鼓作气才好。”望子成龙,古今皆是。

“先进国子监。”秦老尚书道,“咱们这样的家境,阿峥侥幸中了案首,少不得许多人赞他。家里人断不能再去捧他,万不要把好好的孩子捧杀了。”

秦凤初心下一凛:“父亲说得是。”

“就是阿峥的婚事,别人瞧他有个星点儿出息,难免打听,莫叫孩子在这上面分心。”

听父亲这样讲,秦凤初面上微热,道:“父亲放心,儿子晓得的。”对那糊涂老婆,秦凤初唯有叹息。

秦峥去的时候,宋荣未在家。

秦宋两家交情摆着,他要给老太太、太太请安,下人禀于小纪氏。小纪氏便命婆子引秦峥进了内宅。秦峥奉上礼单,道:“小侄得叔父指点,侥幸考中案首。叔父之恩,不敢相忘,特意前来给老太太、太太、叔父请安。”

小纪氏笑道:“我们老爷早就说你是个出息的孩子,今日一看,果然如此。好孩子,你叔父指点你是应该的,你考得好,我们也为你高兴。去见见老太太吧,她最喜欢跟你们这些出息的孩子说话儿。”

宋老太太的确是喜欢考科举的孩子,无他,她两个儿子都是科举出身,老太太对科举怀有一种崇高的感情。见秦峥小小年纪就中了案首,老太太笑道:“考得好,考得好。我就喜欢科举的人,这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来做官。自己有本事,才能做得好官。”

秦峥笑道:“老太太说得是。亏得叔父肯指点于我,不然,我哪里能这样顺利地考中秀才。”秀才其实并不难,如秦峥这般,资源都是上好,若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这就有问题了。不过,秦峥年纪尚小,而且秀才不难,但,考中案首就需要一点本事了。

老太太见秦峥谦虚,摇一摇头道:“是你自己争气。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你自己用功,学得好,聪明。”说着说着,老太太又说到自己儿子,“你大叔也是,他们兄弟小时候啊,哪儿有名师,就是跟村东头儿的秀才念书……”

因未见到宋嘉言,秦峥就听老太太说起了宋大叔的当年。秦峥这人,有耐心,还时不时地接两句话,老太太说得更是来劲儿。就是辛老太太,瞧着秦峥模样俊秀,斯文有礼,也喜欢得不得了。

秦峥就陪这两位老太太说话,这一说,就说到了晌午。

这都是吃午饭的时候了,真不好意思不留客,何况是秦峥这样讨人喜欢的少年。

秦峥笑着推辞:“老太太与舅老太太赐饭,是小子的荣幸。只是老太太、舅老太太这裏,姐妹们常来常往,小子年纪渐长,怕唐突了姑娘们。若老太太爱惜,小子去前院儿用就行了,待叔父回来,小子给叔父请过安,便回家了。”

老太太笑道:“看我,都老糊涂了。好,你这就去前头用饭吧。我叫人从我小厨房给你送好吃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