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星条旗和黄龙旗在南中国厦门的海风中猎猎飘扬着。
演武亭前方的海岸边,已经搭起了一座巨大的临时建筑,中西合璧类似于欧洲的凯旋门,又类似中国的牌坊。两侧一字排开的立柱上,对称的斜插着中美两国的国旗。牌坊的两个主塔之上飘扬的是两国国旗,而中间的横额之上,则是整齐的排列着由灯泡组成的两国国旗图案,即便是在漆黑的夜晚,那些闪烁的灯泡也能让这国旗熠熠生辉。
在大清海军“飞鹰号”驱逐舰的引领下,八艘涂抹着耀眼白色的美国战舰正在徐徐进港。在军机大臣毓朗亲自主持的欢迎仪式下,港内迎接的大清主力巡洋舰“海圻”、“海容”、“海筹”、“海琛”,此时开始整齐地鸣放着十九响的礼炮,美国 军舰则鸣炮还礼,一时间的炮声是震耳欲聋。
到访的正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支环游世界的远洋舰队the great white fleet——“大白舰队”,以舰身涂抹白漆而得名。这是美利坚面向世界的第一次武力炫耀,而在亚洲,它的威胁目标就是日本。
早在舰队到来之前,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我本人对于美国政府宣布其正在善意地考虑我们的邀请而感到高兴,并且我确信,中国民众也与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被外国武力很多次地访问过了,包括友好的和非友好的,却从未有过任何一支外国海军舰队在此前认真考虑过我们的愿望,或者友好地等待我们的邀请。中国人民能够通过美国海军的友好访问而理解到美国对中国的友谊和重视。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的舰队会得到我国的友谊和重视,将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欢迎。我希望不会有任何事件阻碍这次访问。中国人民把这件事当成我国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停泊在厦门港口的美国 军舰允许大清民众们上舰参观,美国水兵们每天都在忙碌的接待着脑后拖着大辫子的游客们。
与此同时,美国的报章上也在连篇累牍地报道即将到访的中国特使唐绍仪。公开的报道指出,唐绍仪此行是为了感谢美国归还庚子赔款,并且就开发满洲(中国东北)与美方会谈,而实际上,唐绍仪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战略对话使命:推动和建立中、美、英的三国同盟。而一旦缔结三国同盟,整个世界历史将因此而改向。
其实,美国当时的对华战略,还是延续紧跟英法的一贯政策。中美之间,本就没什么“战略对话”:天朝大国,连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都没看上眼,何况美洲殖民地这小小的“化外之地”。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不可不提,那就是曾经担任美国众议院议员的蒲安臣,大清朝廷的老朋友,在总统林肯的委派之下首任美国驻华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