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 / 2)

万寿节的宫宴上, 佟贵妃出了一场风头。

采薇注意到了一件事情, 那便是佟贵妃身边换了人。

貌似以前在佟贵妃身边最得信任的那一位佟嬷嬷失宠了?

这一位新上来的马嬷嬷, 更得了佟贵妃的信重?

这马嬷嬷一到承乾宫的佟贵妃身后,佟贵妃的做事风格是大变了一些。

采薇琢磨了,看来从乌雅贵人搬离了承者宫, 去永和宫后,一些事情又是改变了。

佟贵妃的改变, 对于后宫格局的影响?

这才是采薇更在意的。

这一场的万寿节宫宴上, 采薇还注意到郭络罗常在。

那一位的肚子很显眼, 眼瞅着离产期也是三两月的事情。

宜嫔对妹妹腹中的皇嗣,似乎也挺在意的?

可采薇心中更嘀咕啊,宜嫔今年会诞下了一位皇阿哥?会吗?

第一世时, 会的。

这一世呢, 还会吗?

采薇对于翊坤宫的关注,十分在意的。

那是因为第一世时,宜嫔把膝下的阿哥抱养给皇太后。

这一世时不同了, 采薇借用了宜嫔的路。

如今皇太后的寿康宫中抱养了采薇的胤祈、胤祷两位皇阿哥。那么, 皇太后就不可能再抱别的嫔妃的孩子。

宜嫔会自个儿养了,自己生下来的皇阿哥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宜嫔还有机会, 再多生养了皇阿哥吗?

采薇会有这些想法。

是采薇已经有些体会, 也是有些琢磨出一些东西。

打从生下胤祈、胤祷后, 采薇就让太医开了养生的方子。

慢慢的调养, 当然,那些方子里也确实有一些的避孕之效。

采薇做这些事情前,她是跟皇帝吹过一些枕边风的。

当然不会太直接。

采薇只是侧略的提了提,皇帝没反对,当然就是默认了事情。

从那时候起,采薇就懂了一些事情。

也许皇帝的眼中,每一个高位嫔妃真正自己养育的皇阿哥数量,最好是一个。

想一想第一世时,采薇就是觉得也貌似是如此吧?

毕竟,凡是养活了两个皇阿哥的嫔妃,那一定是有一个抱养给别人。

为什么?

采薇想到了后来的康熙朝局。

如第一世的宜妃,德妃、密妃,别看她们都是生了几位皇阿哥,又或是还有养子。

那又如何呢?

这膝下的亲生儿子,貌似都不是那么的团结。那走的路线,那在夺嫡时的态度,就不是一挂的。

皇帝的忌惮吗?

还是说平衡呢?

采薇不想多揣测。

可采薇心中啊,在很多的时候,还是要多想一些。

因为,皇家的亲情很脆弱。

天家父子之间,为了权利翻脸的太多了。

“荣嫔姐姐。”

采薇略略有些走神。

宜嫔的喊话,让采薇回了神来。

“哦,原来是宜嫔妹妹,还有郭络罗常在。”采薇瞧见了给她福一礼的小郭络罗氏。

采薇瞧了一眼对方的肚子。

郭络罗常在有些紧张的伸手,还是护了小腹一下。

采薇笑了。

“郭络罗常在,你是在害怕本宫吗?”

采薇故意的问一句。

对于郭络罗常在,采薇现在表明出来的态度,就是不那么友善的。

原由很简单,采薇就是不想跟郭络罗常在缓和了彼此之间的那些疙瘩。

有时候,在宫里明了晃晃的敌人不可怕。

背地里插刀的更可怕。

采薇的做法,只是想做给明人看的。

至于郭络罗常在?

郭络罗常在有宜嫔这个亲姐姐压着,注定是一个翻身不了的小嫔妃。

那么,采薇不介意得罪一下的。

得罪了郭络罗常在,收获了宜嫔的潜在友谊。

在采薇看来,很值得。

当然,也主要是郭络罗常在未来翻不了身。如果郭络罗常在未来的前程非常好,哪怕郭络罗常在的行事做风不那么讨喜,采薇也会忍一忍的。

忍一忍风平浪静嘛。

只是,这一个忍字,不需要采薇用到郭络罗常在的身上。

对方先开罪了她,她当然就不会以德报怨了。

她只会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荣嫔姐姐,妹妹是来恭喜您。你的兄长得了皇上的封赏,如今都是皇上身边的一等侍卫。前程可期,妹妹等来贺喜的。”

宜嫔是一个会讨巧的人。

宜嫔也清楚,荣嫔的家世普通。

至少,一杆子的满军旗的嫔妃里,真的不出众。

特别是荣嫔娘家人,那能得到重用的,真的就这么一个兄长。

如今兄长得到皇帝的重用,未来的前程肯定不差。

采薇听了,也是笑了。

第一世时,可没这等事情。

现在皇帝乐意提拔她的兄长,她当然是高兴的。

两人那是热闹的说了一翻。

等着回了钟粹宫后,采薇还是琢磨了一翻。

她觉得,她非常有必要跟额娘提一提。

关于兄长的差事,那一定得万分尽心。总之,不能出了差子。

要知道皇帝乐意提拔了外戚,如果外戚真的烂泥扶上不墙,往后就得靠边儿站了。

那样的话,丢的可是马佳氏一族的脸面。

可转念一想后,采薇又打消了念头。

“皇上乐于提拔,那么,以哥哥的谨慎性子,想来会懂得忠心任事的。”

采薇呢喃了一句。

她又道:“我去了,反而可能让哥哥多想。”

罢了。

采薇最后拿定主意,不若让马忠寻个机会,给哥哥那儿传个话。

采薇想着,马忠传个话,也就是让哥哥忠心办差,一切以规距为重即可。

只要守住了规距,不犯了事儿,哪怕能耐差些,总归有一份忠心在。

皇帝用人,肯定首用忠心。

就像是她这个钟粹宫的主位娘娘,那用人,也是先看了忠心二字。

宁可下面的人笨些,也绝对不能用有二心的。

康熙十八五月。

夏日的炎热,让人晕晕欲睡。

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