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巫猪(2 / 2)

何哲人牵着宠物猪穿过院子,拽开门闩闪身出去,抬头望了下夜空,随即轻轻虚掩上大门,然后直奔东北方向的大小蟠龙山而去。

山路崎岖泥泞,费叔脖颈锁上了铁链,深一脚浅一脚的身上溅满了泥浆,牠简直又气又怒,于是挺着小屁股不肯向前。

“小巫啊,老夫在这蟠龙山上寻觅了几十年始终一无所获,巫猪的嗅觉乃是天下最灵敏的,你一定要帮助老夫找到蛊人。”何哲人语气中似乎充满了苍凉感。

蛊人?费叔心中暗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好奇心令他重新打起精神,追随着何哲人向深山里走去。

清凉的月光透过薄云洒在山林之间,四下里升腾起淡淡的白雾,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枭啼,令人猛然的打个激灵儿。

“小巫,你且听好了,”何哲人站在一处高岗上,眼望着雾气中的山峦,缓缓说道,“唐贞观年间,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显现,太宗闻之大惊,遂令其测步查勘。袁天罡出长安入川行至阆中时,果见灵山嵯峨,佳气葱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城后,凤凰山凤头高昂,两翅环抱成龙凤之势,此乃帝王之象。于是便命人将大小蟠龙山结合部砍断以破龙脉,确保阆中百里之内世代不出天子。当年石脉凿破之时,曾经‘水流似血’,本地人称此处为‘锯山垭’。”

费叔饶有兴致的听着,怪老头像是在解释“蛊人”的来历。

“此后,高宗显庆元年,李淳风循剑阁金牛古道入阆中,与袁天罡两人隐居天宫院作《推背图》,预言了两千年间中原的兴衰,无不一一应验……”何哲人继续说着。

嗯,这两位古代大术数宗师自己是晓得的,费叔心想。

“哈哈哈,简直是妖言惑众,历史洪流滚滚向前,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封建社会两个穷酸文人一千多年前的一通胡说八道,竟然还有人信以为真,哼,可笑之极。”身后蓦地传来嘲笑声。

“谁?”何哲人转身急视之。

“是我,邢书记。”雾霭中闪出邢书记高大的身影,原来可儿发现怪老头牵着宠物猪深夜出门,随即叫醒了相公,于是两人便悄悄的尾随在了后面。

“为何暗地里跟踪老夫?”何哲人面色阴沉的盯着他俩,果然有古怪,自己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到。

邢书记微微一笑:“老何不要误会,我们是偶然看到你深更半夜出门,只是感到好奇而已,所以才跟上来瞧瞧,如有不便之处,还望谅解。”

“相公,怪老头如此这般鬼鬼祟祟,恐非奸即盗,按大清律应缉拿送官府治罪。”可儿见小猪被铁链锁住弄得满身泥浆,心中着实不忍,若是衙门拿下怪老头,自己便可以收养这头可怜的宠物猪了。

何哲人目光望着可儿,这个戴眼镜的女娃子讲话根本不像是当今的年轻人。

“可儿,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老何虽然头脑里封建迷信思想浓厚,但是也并没有违法,因此不能扭送公检法机关。”邢书记低头对可儿小声说。

“相公,妾身就依你。”可儿温顺的答道。

何哲人此番算是看明白了,这二人一定是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身上明显带有医院里亡灵的阴气,方才也许是自己注意力过于专致而未能留意,不过看来无需理睬他们也就是了。

“小巫,”他接着往下说,“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记载,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幽闭’、两个废为‘庶人’后流放沦落而死。”

可儿闻言长叹一声,幽怨不已:“唉,世间最无情便是帝王家,虽贵胄之身倒不如平民百姓来得快活些。”

“其中第六子李愔贬为庶人,传说死于流配地巴州,其则不然,他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了蛊人。”何哲人嘿嘿两声。

“何为‘蛊人’?”可儿十分好奇。

“贞观年间,有《秘记》曰‘唐三代后,有武姓女子代王’。唐太宗李世民召李淳风商议,李淳风说天象征兆已成,此女就在宫中。太宗意欲速诛杀之,答曰不可,天意不可违,现在捕杀此女,将来会有更加凶残之人篡夺李氏江山,届时恐怕李姓子孙折损殆尽。而此女不过是暂代一朝而已,最后仍会将皇位归还李家,况且这是四十年以后的事情,届时她已经老了,性情亦会仁慈很多,当不足惧也。”

“你说的是武则天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是很有作为的嘛,她不仅颠覆了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而且大力促进了当时农业进步与发展,很符合毛主席‘以粮为纲’的思想,‘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邢书记插话道。

何哲人没有理睬他,自顾个的说下去:“太宗听从了李淳风的意见,但要求他一定确保李氏后人重登皇位。李淳风答应了,开始出宫寻找当时民间享有盛誉的药王孙思邈,永徽四年终于在阆中相遇,并告知其太宗的遗愿。时值太宗第六子李愔因受吴王李恪牵连贬为庶人流放巴州,史书记载其死于乾封二年,后追赠蜀王,陪葬昭陵。”

“那又怎样?”邢书记鼻子哼了声,虽然心中有些不屑,但也佩服老何历史知识的渊博,他并不知道何哲人乃县政协文史文员,原本就是研究阆中历史文化的着名学者。

何哲人冷笑道:“药王孙思邈将李愔变成了一具‘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