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柳老(1 / 2)

小建看见姥爷吃惊的样子,心中颇为得意。

她随即吩咐已经看傻了眼的勤务人员,带着冉和去衞生间洗澡刮胡子,然后独自跑去姥爷的卧房里,也不管其是否乐意,找出了一套毛料西装和皮鞋,交给冉和换上。要去与别离了四十年的纷儿相会,总得打扮一下才是。

首长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对这个从小就任性惯了的外孙女,他是一点都没辙儿。不过小建露的这一手诡异武功却是令他惊讶不已,一张薄薄的纸质名片竟然出手如利刃一般割断柔软的窗帘,若是没有修炼数十年的强大内力,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她离家出走的这些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此刻,孩子已经被东东带回自己房内母女说话去了,等抽空非要详细问清楚不可。

吃完早点,小建带着西装革履,外貌焕然一新的冉和走出了家门,打的直奔海淀的清华园而去。

东东追出来问她干嘛去,小建也只是笑笑,并未作答。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是以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因坐落京城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当年王国维、梁启超等人也都曾在此任过教。

小建本就出身官宦人家,性格闯荡,一入清华园,便带着冉和径直来到了教务处。

“姓柳的女讲师、教授?大概有多大岁数?”一个中年男人目光亲切盯着小建,一脸的笑容,热情至极。

“有六七十岁了。”冉和在一旁答道,他曾听古树姥姥提及过。

“那早就应该退休了呀……”那男人疑惑的说。

“他们要找的人会不会是建筑学院退休的柳小曼教授?”旁边桌子上的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人突然道。

“是返聘到首规委的那位柳教授么,听说她前不久涉案被捕了。”中年男子终于想起来了。

“什么?”小建闻言吃了一惊,于是急切的追问道,“她犯了什么事儿?”

“好像是‘故意伤害’,听说已经被释放了,没啥事儿。”年轻女人回答。

小建心中寻思着,看来这位大师姐的脾气可能不太好,兴许就是用“摘花飞叶”伤的人也说不定呢。

“嗯,是这样的,”男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小建身上,神情也越发的细腻了,手里不时翻动着一本厚厚的大册子,嘴裏柔声说道,“哈,找到了,按你所提供的情况来看,也就只有首规委的柳老最符合了。她现在一个人住在工体北路的三里屯附近,我立刻安排车子亲自送你们过去好嘛。”

“老王,院部一会儿还要开会呢。”那女人提醒道。

“就说我出去办事儿不在,人家小姑娘寻亲有了困难,我们管理部门理应尽力提供帮助嘛。”中年男人执意要送小建和冉和去找柳教授。

冉和连声道谢,心想京城毕竟是首都,不仅热情友善而且还乐于助人,“请问您怎么称呼啊?”他客客气气的问着。

“呵呵,他们都叫我‘隔壁老王’。”中年男人坦然答道。

※※※

老王叫来了一辆黑色的丰田小卧车,自己坐在前面,载着小建和冉和驶出了清华园,直奔朝阳区三里屯方向而去。

“你叫什么名字啊?”老王回转身笑眯眯的问。

“黄小建。”小建淡淡回答。

“好名字啊,大气,呵呵。”老王硬往上搭讪。

“怎么大气?”小建不解,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说这是男孩子的名字,令她心裏曾留下过阴影。后来听母亲说,自己的父亲叫黄建国,因此才起名“小建”,是怀念父亲之故。

“建,建国大业,小,‘治大国如烹小鲜’嘛,看得出你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干出惊天动地大事儿的。不过嘛,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定得有贵人提携才行。”老王侃侃而谈,不愧为是中原最高学府中人,说起奉承话来脸都不红不白。

贵人……小建想想也是,有良哥、费叔和古树姥姥可不都是自己的贵人么?

“你会算命?”她疑惑的望着他。

“嘿嘿,从事多年的教务工作了,大家都知道‘隔壁老王’看人一拿一个准儿。”老王自夸道。

小建心里面想着如何与两位师姐见面的事,因此未可置否。

“小建,你高考时的志愿一定要填报清华大学。”老王认真的说道。

小建摇了摇头:“我学习成绩一般,考不上清华的。”

“呵呵,”老王神秘的一笑,“不要紧,有贵人帮忙就可以。”

“贵人是谁?”

老王笑而不语,意味深长的眨了眨眼睛。

三里屯地处京城使馆区,因旧时距内城三里而得名,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生活与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

根据学院教职员工名册记载的地址,老王带着小建和冉和来到了一座公寓门前。

“就是这裏了,柳教授就住在这栋公寓的201室。”老王热心的率先走上楼梯,然后轻轻的叩响走廊尽头的201室房门。

门开了,一位气质高贵,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梳长发的老年妇女诧异的望着他们,温文尔雅的问道:“你们找谁?”

“您是柳小曼教授么?”老王抢先说话。

“我就是。”那女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我是清华大学教务处的小王,这两位是来找您的。”老王身子闪开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