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驱邪(1 / 2)

是夜,月色清朗,紫禁城内一片蒙胧与沉寂。

乾清宫大殿之上,阿呵默默的垂手而立,脚下躺着依旧不省人事的小建。

子时时分,一道黑影从天而降,稳稳的坐在了龙椅上。

“她一直没有醒过来么?”黑暗中传来了蛊人低沉的声音。

“是的,主公,小建自德陵公墓昏倒之后,至今尚未苏醒。”阿呵答道。

“抱上来吧,本尊倒要看看是何方妖孽在搞鬼。”蛊人鼻子“哼”了声。

阿呵紧忙弯腰抄起小建,一步步的走上台阶,来到了龙椅前,轻轻的将其撂在了地上。

蒙胧中,蛊人身穿一套藏青色的中山装,脸上仍旧戴着口罩,犀利的目光在眼镜片后面盯着阿呵。

“在德陵公墓,小建可否与外人接触过?”他问。

“回禀主公,不曾有任何人接近她,属下一直都在其身边看护着。”阿呵撒了个谎,没有透露那两个小男孩儿的事情。

“嗯,待本尊来瞧瞧……”蛊人说罢抓起小建的手腕,柔软的手指搭在了她的“寸、关、尺”三部脉上,随即嘴裏轻轻的“咦”了一声,“但凡皇陵都是位于风水极佳之处,一般经数百年后,磁场慢慢的耗尽。然后邪祟便会接踵而来,无非是想要沾上点皇家龙脉吉气,而且又能避免了犯煞。小建的脉象平和,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有气有神有根,并不像是中邪的症状。”

“那她为何一直都唤不醒呢?”阿呵措辞谨慎。

“嗯,待本尊来拷问一番便知,”蛊人说罢定睛细瞧,口中不禁喃喃的说道,“此女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唉,若是早生个一千三百年,中原又岂有武则天之祸?”

阿呵在一旁默不作声。

“想那武昭仪方额广颐,竟能篡我李氏江山,杨贵妃肥硕臃肿,却足以令玄宗丢魂,简直是李家奇耻大辱!你看看,此女才是倾国倾城之色,本尊日后之佳偶,呵呵……”蛊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小建,口中厉声吩咐说,“阿呵,你要替本尊好生的照看着,绝不许任何男人碰她,杀无赦。”

“主公,那有良呢?”阿呵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哼,这个瞎眼断臂的家伙一直在暗地里捣鬼,若不是为了探得蓝月亮谷秘密通道所在,本尊又岂能留他到今日?”蛊人恶狠狠的说道。

“主公英明。”阿呵嘴裏赶紧恭维。

蛊人伸出一只手掌,轻轻按在了小建的头顶上,随即输入一丝柔和的真气,想要令她苏醒过来。

蓦地,一团黑雾从小建的囟门内涌出,死死的顶住了真气。

“哦,原来是‘怨灵’在作怪啊……”蛊人惊讶道,“大胆孽障,不在皇陵里老老实实的獃着,竟敢来戕害老夫的爱徒,本尊这就叫你们灰飞烟灭。”说罢,掌中慢慢的加大了真气,但他生怕伤着小建,所以没有发出魇芒。

“住手!”小建突然开口讲话了,“你是何人,干嘛多管闲事儿?”

蛊人嘿嘿冷笑着:“区区一帮游魂野魄,也敢来乾清宫作祟?”

“这裏是紫禁城乾清宫?”小建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正是。”蛊人傲然说道。

“原来是满清鞑子!那你是多尔衮还是玄烨?”这话自小建的嘴裏说出来,听着很是诡异。

※※※

蛊人闻言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原来是明末清初被清军屠杀的百姓怨灵,如今已经三四百年过去了,大清早已覆灭,你们的魂魄竟然还隐聚于皇陵之中,经久不散,却是为何?”

“我们并非是清军所杀,而是平西王吴三桂这个老贼,竟然连妇孺都不放过……冤魂之所以经久不散,就是等待机会找到老贼的墓葬,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吸其髓、寝其皮、薅其毛……”小建咬牙切齿的说着。

“可惜吴三桂三百年前就死了,”蛊人冷冷道,“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在安福园石桥水底下找到吴三桂的骨灰匣。康熙命人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如今早已尸骨无存。”

小建愣住了,许久没有作声,面现疑惑之色:“道听途说,未必可信。”

蛊人解释道:“此事记载于《清圣祖实录》之中,应该不会错的。”

“你既然是三百年之后的人,又未曾亲眼所见老贼,凭什么相信你的话?”小建理直气壮的说着。

蛊人鼻子“哼”了声:“本尊活了一千三百余年,历经数朝,岂有不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