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山(1 / 2)

就在西瞻人使蛮力砍伐灌木的时候,大苑士兵一样在昼夜施工,不过山上的人是砍树,他们是挖沟。

河水改道的确将好好的兵道变成了不能行军的冰道,但是河水流到山脚又不会突然消失。失去了原来河流的接应,于是河水便自己在平地上四处蔓延,淌得到处都是,一直到几十里路以外,才顺着地势流进小金川里。

开始的时候地上还只是几道树枝一样的水迹,不过平地没有山路的落差,原本流水的地方冻上冰后就比边上高,水流立即又改道,第二天又冻上,水流就接着改道,就这么一天冻上一点儿,最后骁羁关山脚下整个成了一面硕大的镜子。

苑军无奈,只得把营盘扎在小金川附近没有冰面的地方。霍庆阳赶到麟州以后,发现几十里的宽阔平地,足以让敌人全部下山并列好阵形,如果敌人有办法下山来,就会对苑军发起致命的冲击。铁林军的冲击能力他是深刻了解的,于是他立即下令挖出沟来让河水流走,并且烧草木灰融化冰面,将营盘迁移至骁羁关脚下。

许多人对主将的要求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西瞻人不可能下山,就算他们能下山,山下十几里镜子一样还流着水的冰面一样滑得站不住,让西瞻人如何冲锋?

霍庆阳也想不出西瞻人有什么办法能从山上下来,但是把能想到的漏洞尽量弥补,正是这位经验丰富的领兵之将的作战习惯。他不怕做笨工夫,一百次都没用,一次能派得上用场,哪怕因此少死一个士兵,也就划算。这也正是周毅夫十几年来把战前安排、战后处理都放心交给他的原因。

平地劳作毕竟要比山地容易,在西瞻士兵还一里路一里路砍伐树木的时候,苑军已经将营盘推进到骁羁关脚下,按照霍庆阳的要求,布置成堵截之势。

之后很快就没有事情做了,除了站在高处了望西瞻人砍树的进度,就是在冻得跳脚的山下等待陆续赶来支援的部队。当日霍庆阳接到麟州守衞的加急战报后,只带了八千人赶来,那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余分散在西南路的兵力都各有用场,如今要陆续调拨,才能让他们过来。加之陈王兵变,许多道路断绝,许多士兵不得不就地作战,所以大半个月,也只陆续到了三万人。

苑军并不为人数着急,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西瞻人下山至少要三五个月时间,到时候聚集二三十万人都不在话下,这是我们自己的地盘,比人数还会怕了你们吗?何况三万八千人比起王庶判断的四万多敌人,在数字上已经没有多大差异了。在这种情绪的支持下,苑军开始想办法上山。

不过无论上去还是下去,办法无外乎爬山和砍树两种。大苑人性子安稳些,不像西瞻人想到了什么立即动手,所以山下一直是以砍伐灌木为主。并且也没有西瞻人十二个时辰轮番换人的劲头,与其说是想作战,更像是借此暖和快冻僵了的手脚。直到西瞻士兵开始试验用串活人的方法下山,才打破了这种游戏式的伐木工作。

大苑人血肉模糊的残缺尸体顺着冰道不断滑下来,那是无法形容的视觉冲击。军人毕竟比一般的百姓有血性,至少有一半的苑军在这种能让全身热血沸腾的视觉刺|激下,什么也不顾,试着用蛮力拼命往山上爬。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别说人不可能爬上两千多里的冰道,就算爬上去了,一个人肯定也是送死。但还是止不住前仆后继往上爬的人,人们似乎觉得只要自己多上一步,就能多出一分力似的。不过最多走出十几步,爬山的士兵就毫无悬念地摔下来,好在上去的高度有限,摔下来之后,鼻青脸肿的不少,摔死的一个也没有。

将领们都阻挡不住手下这种徒劳的举动。刚有人因为爬山被训斥了,一具残缺的尸体下来,又会有人怒火万丈吼叫着往上爬,然后几个跟头翻下来。再一具尸体下来,还会有人痛哭着爬,拦都拦不住。甚至不值班的士兵也会趁着休息时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试着爬山。

也有一些脾气直的将领,自己早已经红了眼睛,大叫大吼着往冰道上爬。霍庆阳默许了这种保持士气的方式,所以山下一直围着很多苑军。比人高的灌木丛遮挡了视线,苑军并不知道西瞻人正在飞快地向山脚靠近,他们仍然围在山下想爬山的办法。

已经是夜晚,今夜又有风雪,乌云低低地压在半山,朔风吹得人人眯着眼睛,只留很小一道缝勉强看看。酷寒让不值班的士兵钻回营帐,值班士兵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因为已经连着三天没有尸体下来了,所以大家爬山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