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有他的情报在,离军两次进攻都被我军挡住,所以离人坡那次战役我并未怀疑过情报真假,率领三千余人奔袭敌营,不想中了圈套。”</p>
晏晔扶额叹道,“将士舍身护我突围,离开时,我看到了大营前,站在赫连铮身侧的杨晓,满面冷嘲。”</p>
“离人坡之战后,我伤势愈重,军心不稳,边城岌岌可危,据说他还随离军攻城,因战绩卓著,晋升了几级!被抓时,已是赫连铮帐前大将。”</p>
他毒伤发作后不久,就被秘密送回了汴京。</p>
期间的许多事情只能通过旁人的口中得知,但不管怎么说,杨晓叛国之事他都不敢置信。</p>
曲蓁沉吟良久,忽然问道:“听说杨晓招供后你去见过几次,他是怎么说的?为何叛变!”</p>
“说是离朝盛家早已派人秘密联络过他,承诺只要他能办成这桩事,便让他认祖归宗,并将他娘亲的排位放进祠堂,献计之说也是计划中的一环。”</p>
这样一来,便有了动机和目的,加上杨晓所招供的细节,做成了铁案。</p>
审讯、拟罪、宣判等一系列流程走的极快,甚至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p>
“你为何信他?”</p>
此案并非青镜司审理,她对于其中的细则也不甚了解,所以没有表明态度,只轻声问道。</p>
“为什么……”</p>
晏晔垂眸思索,望着掌心的帕子隐隐渗出血迹,恍惚想起在边关那些时日,枪指长空,拳裂黄沙,何等的恣意快活。</p>
他生性洒脱,对错分明,唯独在杨晓这件事上犹如生了魔障般,明明亲眼见过杨晓与赫连铮并肩而立,明明铁证如山,他却始终不愿相信。</p>
为何!</p>
“我任命他为亲兵那日,赐予了他一柄红缨枪,他接枪时的眼神明亮真挚,我至今记忆犹新。”</p>
曲蓁无声点头,再没问什么。</p>
正如她先前所说,杨晓的案子已经是铁案,再无生变的道理,如今说这些,不过就是抒发心中的愤懑罢了。</p>
晏晔也清楚这一点,只不过话憋在心里着实难受,说出口后感觉舒畅许多。</p>
他连喝了几碗茶后,情绪好转了不少,轻笑道:“真是辛苦你在这儿听我发了半响牢骚。”</p>
“习惯了!”</p>
曲蓁莞尔,轻勾了下唇角,瞥向那见底的茶碗,打趣道:“你喝的这么快,可品出这茶的滋味了?”</p>
“这就有些为难我了!”</p>
晏晔紧蹙的眉峰舒展了些,露出些许笑意,“要说起酒的话,我就算是其中行家,待日后有机会,我把迦南关埋下的那坛女儿红启出来给你品鉴。”</p>
“一言为定。”</p>
两人心照不宣,再不谈朝廷中事,只论风月山河,时间悄然而逝。</p>
到了分别之际,两人刚出醉香楼,就被停在前面的一辆黑色马车拦住了脚步。</p>
他怎么来了?</p>
曲蓁疑惑的看着身侧的血手,后者忙摇头摆手,示意不是他通风报信。</p>
“给王爷请安。”</p>
晏晔面无异色,拱手道。</p>
话落,帘子被掀开一角,露出男子削薄的下颌来,弧度极美,容瑾笙薄唇轻启,道:“将军不必多礼,本王来接她回家。”</p>
“那正好,我就躲懒不走这一趟了。”</p>
晏晔眸中含笑,看向曲蓁道:“去吧。”</p>
“嗯。”</p>
曲蓁正要动作,就听马车内传来道声音,“慢着!”</p>
“怎么了?”</p>
她疑惑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