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每年的冬天,杨文广都会到这个二女儿家常住一个月左右,子女几个里面,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二女儿杨怡。杨怡聪明,能干,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而且爱干净,有血气,这些都让杨文广深为满意。所以,当初女儿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即使身边的人都劝说他让女儿去复课,但是他从心底里不愿意,他的私心是想把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女儿留在身边,这样自己老了终究可以有个可心的人照顾自己。有时候,一个人的身边会围着很多的人,但是真正可心的人却可能一个都没有。那个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全世界的关心,只要是一个真正懂得他的人,令他欢喜的人在就是拥有了全世界,尤其对老人尤为如此。
现在的事实证明,当初杨文广没有让女儿去复课对于他来说是正确的决定,至少现在他老了的时候,每年都可以到这个可心的女儿身边住上那么一段日子,吃她做的饭,和她聊聊天。当然,那个决定对于杨怡来说就是一个生命的巨大转折点,或许,如果当初是另一个决定,现在她的生命就是另一般与今天天壤之别的光景。可是人生啊,残酷的就是没有如果,我们只能现在去承受当初选择的后果。她承担的后果就是没有尽头的贫穷,还有没有尽头的劳作。
在晨瑶的记忆里,姥爷很少和她们几个孩子说话的,他总是无言的帮着自己的女儿干活,他从来不知道休息,眼睛里面全是活。所以,即使是来家里的这一个月,也是从来没有休息过。稍微年轻时候的那些年,他会帮助女儿下地去抛玉米杆,秋天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她收秋,秋天是最忙的时候,他更加心疼这个从小被自己捧在手心的女儿。冬天的他会帮助女儿修剪院子里的柿子树;会帮女儿把所有的桑条都整理完;会用桑条编织各种家里需要的工具,大搂,背筐,竹篮,扒篮;会用铁丝把坏掉的舀子和泔水桶绑结实,这样让那些工具具有更长的寿命,就能为女儿省下一笔买工具的钱;会用工具扎出笤帚和擦锅的小扫把;会用高粱杆的上部分扎出盖帘。杨文广的一双巧手,没有他不会弄出的东西,所以早些年的晨瑶的记忆中,家里的一应用具几乎都出自姥爷之手。
杨文广最爱吃的是女儿杨怡做的玉米粥,做粥的方法是他亲手教的。早些年他也教过别的孩子,可是那些孩子太笨了,做出的粥很难吃,后来杨文广干脆放弃了,有什么生活的窍门,都只教给这个最得意的孩子。后来这些方法也被妈妈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尤其是晨瑶,更是在身边学着每一个生活的窍门。比如说,做粥的时候一定要是小火熬制的,千万不能烧个开锅就用水泡着,那样做出来的粥很难吃,一定在开始大大的滚开五到十分钟后,小火一直保持着开锅的状态。比如说,擀面杖擀饺子皮的时候,四周一定要飞速的转动,中间要保持比周围都厚,这样在包饺子的时候往下面用力按压的时候才不至于露了。比如说,炖肉的时候,要自己用白糖炒出红色的糖色,放的油的量要适当,一定要小火,将白糖放进去以后,铲子要一直在锅里面搅拌,一直搅拌,直到白糖漂亮的成为红色的糖色,这样沾在白白的肥肉上面的时候才不会掉色,才会做出色相一级的红烧肉来。做饼的时候一定要油盐卷在里面,这样烙饼的时候才会分出漂亮的层次来。还有许多许多,都从姥爷那里传到了妈妈那里,再传到了晨瑶这里。晨瑶刚开始学习这些的时候,年龄还太小,总是不得要领,但是妈妈要强的气性,脾气也有点火爆,总是在她学不好的时候就会破口而骂。后来为了避免挨骂,晨瑶每次学习新的东西总是努力的让自己集中所有的注意力,争取做到一次性学会。
而在冬天最与这玉米粥相配的,便是可口的酸菜。杨怡家的酸菜并不是传统大家经常说的酸菜,在她家酸菜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其余人家一样用白菜腌制的酸菜,一般都是取白菜,剥掉外面的脏叶子,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入小型的水缸之中,然后压上石头,一定要确保压的很结实,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吃到爽口的酸菜了。而这另外一种则本来是杨家的秘制,或者说是杨文广的秘制,是用萝卜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