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剧本:群雄割据(1 / 2)

第132章 剧本:群雄割据

严格意义上,这是孙坚与袁绍第一次见面。

孙文台的履历十分奇特,县吏起步,历任盐渎,盱眙和下邳三个县的县丞,此后跟随朱儁、张温南征北战,可谓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只有受封乌程侯那次叙功领赏才回到雒阳。

虽然已经做到了寒门出身的极限,但论咖位,不是海内名士,仍然是进不了袁绍的门。

讨董一役,孙坚一路从南到北,杀了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却不曾去过酸枣参加团建,是以两人始终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状态。

眼下双方默契地保持沉默,互相打量彼此,皆暗自心惊。

尤其是袁绍,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孙文台,连兴师问罪的心思都淡了许多。

明明已经身居诸侯高位,此人却依然戴着红头巾,一副武夫打扮,丝毫没有穷奢极欲的浮华,目光凝而有神,一望便知沉稳刚毅,不愧是靠着一把古锭刀从寒门搏杀出来的英雄,当真不是易于之辈!

“英雄难得!”

孙坚则更是如临大敌。

当初听到天下楷模袁本初的名号,只道又是个士人捧出来的酒囊饭袋,显阳苑怒斥董卓一事之后虽然稍有些改观,但心底多少还是有些看不起他,直到今日一见,方才知道士族中也有英杰!

一眼望去,袁本初的长相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高大周正不说,面无表情时不怒而威(《三国志》: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

对视时又让人感觉他诚恳随和,是个可敬又可靠的良师益友,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能聚拢人心,引动大势的大人物,怪不得能以过继给长房的庶子身份,把正牌嫡子袁术死死压在身下,一跃成为袁家的头面人物。

“名不虚传!”

“久闻文台江东猛虎之名,今日一见,绍无憾矣”,袁绍主动开口赞道:“克服雒阳,非文台不可为之!”

几乎没过多久,他就动起了挖墙脚的心思——最先进入雒阳的功劳已经被人抢了,生气也没有用,不如把孙坚收为己用,这样一来作为他的老大,仍然可以拿下大头。

袁绍自恃声望着于天下,比那个愚蠢的欧豆豆强出百倍不止,只要稍作谦逊姿态,区区一个吴郡寒门,应当是手到擒来才对。

没有理由愿意给袁术卖命,不肯给他袁绍卖命吧?

谁料孙坚闻言,只是拱手淡淡道:“盟主谬赞,坚愧不敢当。”

此时的孙坚拿到了玉玺,已经谁也收服不了了。

“既然董贼已经授首”,袁绍雅量非常,碰了个软钉子也不作色,“文台何不与我兵合一处,一鼓作气直捣长安?”

没了董卓,西凉军残部士气十分低落,长安朝廷也不会再乖乖听话,若是孙坚此时点头答应,袁绍还真未必不能趁李儒重新接管朝廷之前把长安也一并收复了。

“坚有一言,请盟主听之”,孙坚只想早点回到自己的地盘,懒得和袁绍虚以委已,“董贼已死,眼下又收复了雒阳,这联军也该散了。”

说白了,大伙当初只是想名正言顺地割据地盘,只是怕被董卓各个击破才联合起来,如今阻碍已经消除,你袁本初就别再充大尾巴狼了,赶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要是回去晚了地盘被人偷了,看你往哪里哭去。

换成得到玉玺之前的孙坚,碍于出身限制,心里就算有野心,也不过是尽量建功立业,能走多远算多远,也许收复两都的功业在前,一咬牙就上了,可如今他哪里还看得上这点功劳——汉室?吃枣药丸的东西罢了。

这天下,未必不能姓孙!

嗯,只能说玉玺这玩意儿多少有点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