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大比之年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钟繇道:“鲜卑强盛之时,常与匈奴狼狈为奸,兴师入寇,抢夺财物,杀掠人民。边境狼烟四起,殆无宁岁。今天幸鲜卑分裂,轲比能、步度根自相攻杀,此大汉之幸,万民之幸。臣以为不救为当。”

钟繇话刚出口,底下便有不少大臣,低声附和。刘备缓缓点了点头。

诸葛亮道:“倘若步度根为轲比能所并,轲比能内无祸患,必向外扩张,入侵中原,这对大汉来说又何幸之有?”

这话十分有道理,刘备不得不然,又点了点头。

钟元常道:“步度根虽屡战屡败,但阴山南麓地形险要,匈奴因之发迹,步度根据有此间,依险固守,胜负还未可知。如今双方势均力敌,我若是插手,不管帮哪一方,这平衡都将彻底打破,到那时不管步度根还是轲比能,总有一方要统一鲜卑,入寇中原。以其如此,还不如体任自然,让他们自相残杀,两败俱伤,我既不用劳师动众,又可坐视鲜卑灭亡,岂不两全其美?”

这话听起来也是十分有理,刘备又点点头。

陈群道:“臣认为元常之言甚善,皇上可许两部以必救,以安其心,挑其内斗,坐观成败。”

诸葛亮道:“皇上,步度根与轲比能内斗数年,势不相下,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一但一部灭了另外一部接下来要遭殃的可就是我大汉了。”

钟繇道:“倘若两败俱伤呢?孔明说的情况不就不会出现了么?”

刘备大声叫道:“够了!”

群臣立即噤声,玉阶下寂然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刘备苦笑道:“仁禄啊,你也听见了吧。那天更热闹,翼德回京述职,碰巧遇到这档子事,当即向朕请缨,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将两个部落都给灭了,不然就不回来见朕。只可惜你没来,不然可有的瞧了。除了翼德的谬论之外,孔明,元常的话朕都觉得有理,心中委实难以抉择,不知你怎么看?”

贾仁禄道:“鲜卑和匈奴一样,天生就是中山狼,残忍无亲,唯利是图,忘恩负义,那可是万万救不得的。救了他们,日后他们养好了伤,肯定会对救命恩人下手的。”

钟繇点点头,道:“仁禄之言甚和我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请皇上万万不可发兵相救。”

诸葛亮皱起眉头,正要说话,贾仁禄抢先道:“可若是不救,任由两方自相兼并,若是其中一方并了另一方,以鲜卑人喜欢扩张的性格,还是会来和大汉过不去的。”

钟繇皱眉道:“仁禄,依你之见,救和不救都不对?”

贾仁禄点点头,道:“正是,步度根退守盛乐,情见事竭,走投无路,若不救必为轲比能所灭,所以主张不救的不对。步度根和轲比能都是狼,咱们可是人,就算再不济,也不能自甘下流,和一群狼咬在一起,那咱们不也成了狼了么?因此主张救的也不对。”

刘备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贾仁禄道:“皇上难道忘了匈奴了么?和我们相比,他们更加不愿看到鲜卑强大。原先匈奴强大时,鲜卑人是他们的奴役,受尽他们的折磨虐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鲜卑人强大之后,将匈奴人世代居住的阴山、祁连山一带肥美草原据为己有,住在那里的匈奴人不是被同化为鲜卑人,就是被赶了出去。现在的南部匈奴就是因为干不过鲜卑人,才背井离乡,跑到并州西北部那块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地方住了下来。有了这一层关系,双方仇深似海。倘若轲比能灭了步度根,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匈奴,第二个才轮到咱们。因此匈奴人肯定不会让轲比能统得逞,想尽办法也要搞破坏。咱们正可以就其势而用之。让度辽将军李严挑拨离间,栽赃嫁祸,激化匈奴单于和轲比能之间矛盾,迫使匈奴和步度根站在同一条战壕里。这样一来步度根有了匈奴的支持,便有和轲比能一拼的实力,这战可就有的打了。二来匈奴、鲜卑都是狼,让他们咬在一起,不管死了谁,咱们也不会心疼。”

刘备哈哈大笑,道:“这借刀杀人可真是被你用绝了。哈哈。看在你今天出了个好主意了份上,朕准你提前退朝。下面的事,没有你也可以解决,滚你的吧。”

贾仁禄跪倒磕头,大声叫道:“谢主隆恩。”站起身来,正要依言滚蛋,忽然想到:“孔明这么聪明,不可能连这个都想不到,他为什么不说。”不由得向诸葛亮望了一眼,只见他愁眉紧锁,问道:“孔明先生,难道你认为我的主意不好么?”

刘备向诸葛亮望去,问道:“孙明,你有何高见?”

诸葛亮笑道:“没什么,臣刚才在想科举制的一些事情,不觉出神,让仁禄误会了。”

刘备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仁禄,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