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跨海击敌 (2)(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其实这一点贾仁禄早就考虑到了,于是他把邓艾祭将出来,这小子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办事很有冲劲,这种随时都能把小命给搭上的活,他不去谁去?何况他初出茅庐,其名不显,敌人既便知道他领军跨海偷袭,也只会嗤之以鼻,不会给予重视,毕竟将这样大的事交给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子本身就儿戏的厉害。可贾仁禄偏偏还就喜欢做一些出乎他人意料的事情。红花需要绿叶来衬才显得美丽。这次历城、下邳城下浩浩荡荡的四十万大军不过是只几片作为陪衬的绿叶,真正的红花实际上就是邓艾所领的三万渡海军团。奇正之道,变化万端,不一定人多的就一定是主力,曹丕这一失之毫厘,自然就谬以千里。成功和失败相隔往往只有一线,他一念之差,将全部赌注都押在了历城。殊不知正中了贾仁禄的下怀,贾仁禄就是想要利用自己的臭名声吸引更多的敌人,给邓艾乘虚而入创造有利条件。失败其实从曹丕作决定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了。

郭皇后见他态度坚决,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什么了。过了一会,乐进、蒋济进屋。濮阳之役,乐进被俘,刘备曾亲自劝降,他也不为所动,刘备念其忠心耿耿,有心结交,便将他放回。毕竟在刘备心目中他只是一个三流将领,放不放都无关大局,既是如此,又何必杀一个无用之人,而坏了自己的清白名声,索性作个顺水人情,将他释放。乐进没想到刘备竟会放了他,活命之恩之是铭于五内,不敢一时或忘。曹丕和两人耳语一阵,二人犹豫片刻,应承离去。

虽说攻打下邳、历城的四十万汉朝大军只是个吃力不讨好的龙套,但这龙套要是演得十分差劲,主角这戏也是没法唱下去的。贾仁禄从头到尾都是主角,如今第一次当配角,这戏唱得倒也有板有眼。他抵达济北大营后次日便率军渡过了济水,在历城城下同司马懿大战一场。

司马懿不知道贾仁禄欺上门来找他晦气,还道河对岸汉军主帅是赵云、马超,放心大胆出战,结果喝了贾仁禄精心准备的洗脚水,大败亏输,狼狈回城。他这才知道那个最爱钻人空子的贾大流氓再次莅临指导,吓得再也不敢出城了。

贾仁禄知道上次司马懿之所以会败,不过是没想到自己会来,大意轻敌,如今他打起精神,再想取胜可就难了。于是贾仁禄也不再搞七搞八,老老实实的领军攻城。汉军休整近三年,士气正盛,每次冲锋都大呼酣斗,锐不可挡。虽然每次进攻都被司马懿成功击退,可是魏军的损失竟和汉军相当,这对有城墙遮闭的魏军来说,损失已算是极其惨重了。司马懿虽然连获胜利,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

这日一大早,汉军擂鼓攻城,魏军严阵以待。城上城下,攻拒恶斗,战事十分惨烈。忽听得东北角鼓声震天,一支军马打着魏军旗号开到,汉军阵势微乱,纷纷后退。司马懿瞧到便宜,右手一挥,城上鼓声雷震。城门开处,城中军马杀出,汉军虽勇,却也挡不住两路大军夹击,大败亏输。只听得汉军阵后锣声响起,鸣金收兵。汉军精兵殿后,箭如雨发,射住了阵脚。司马懿见汉军虽败不乱,倒也不敢穷追,接应援军进城。

城楼上,司马懿与蒋济、乐进寒喧一阵,道:“我并未向朝廷求援,皇上为何派你等前来?”

蒋济道:“皇上闻说敌军势大且有贾福亲自坐镇,恐太尉不敌,失了险要,故差我等前来相助。”

司马懿道:“此番调多少兵来?”

蒋济道:“城中五万精兵尽集于此。”

司马懿道:“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蒋济道:“太尉领军守把历城,大将军领军守把下邳,扼敌进军之路。汉人便是插翅亦难飞入,怎会有疏虞?”

司马懿向蒋济瞧了一眼,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蒋济低头不语,司马懿长叹一声,道:“大魏将亡矣!”

乐进道:“我军虽少却占尽地利,胜负还未可知,太尉何故说此不祥之语?”

司马懿道:“和贾福为敌那是要多长几个心眼的。皇上但顾目前,不计背后。倘若敌人铤而走险,出奇兵浮海袭我后方,如之奈何?”

蒋济道:“这我不是没有想过。海道航行有多艰难,太尉您应该知道,这样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如今贾福、庞统、徐庶、赵云、马超、魏延、张飞、张合等当世名将尽集于历城、下邳,其他如郝昭、庞德、马岱等则驻守北方以防鲜卑来袭。除了这些人之外,汉人之中还有谁可当此重任?历城乃临淄门户,汉骠骑将军贾福亲临,就说明刘备对历城十分重视,志在必得。皇上恐历城有失,社稷不保,这才差我等前来相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