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一下来了兴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虽然年代还不够老,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收藏家价值,个别的也能升值几倍几十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值空间还很大。现在就已经有人在收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科书了,小学的、中学的都要,升值潜力很大。那时候的书跟现在的不一样,纸张发黄,手感发轻,纸的质量远没有现在的好,排版也比较单一,没有现在这么花哨。
伍子从中挑选出几十本放在一边,示意老人这些我要了。然后对老人说道:“老同志,另外三个口袋能打开吗,我挑挑看,中意的话多要几本。”
老人见伍子有购买的意思,脸上绽放出黑灿灿的笑容,把三轮车上剩余的三个口袋全部打开,口朝下摊在地上。这三口袋旧书还是以过期的杂志为主,不过伍子从中看到了几本格外刺眼的。那几本书颜色发黄,黄到什么程度?就跟死人的脸差不多,或者说跟祭奠死人用的烧纸差不多。用死人打比方可不是故弄玄虚,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真古董,有多少是从死人身上摘下来的,谁能说得清?收藏古玩最好把眼睛擦亮,陪葬品之类的最好不要染指。
伍子伸手拣出那几本纸张发黄的书籍,封面三个大字非常醒目:红楼梦。伍子心跳有点加快,看这纸张,最起码也得是六十年代以前的,纸张比刚才挑选出来的那些还黄、还轻。看看书的末页,是1953年版的,他手里这本是中册,如果能找到上册和下册,集成一套,也算捡了一个小漏。伍子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尽量表现出一脸平静,继续在书堆里翻,上册和下册终于被翻出来,还好,这个漏今天捡定了。
“老同志,您这么多书是从那里来的?”伍子边翻书边问老人。
“我呀,是收废品的,河东三徐庄不是城中村改造吗,一个人家最近搬家,这些旧书就被我收来了。六毛三一斤,比市场价足足高出一毛钱,把主人家乐坏了。”老人回到道。
“那您比市场价高一毛收下来,不赔钱吗?”伍子问道。
老人一脸的得意,脸上黝黑的笑容持续绽放,“不会赔,我早打听好了,这种书一块钱一本很好卖,有人专门看过期的杂志。就是五毛一本我也赚啊。”
伍子又是一阵感叹,什么叫商品社会,这就叫,连收废品的老人都晓得搞投机了。搞古玩又何尝不是一种投机,除了极少数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好收藏之外,多数玩家都是在搞投机,赚取升值的利润。前些年人们炒股票,如今股市熊下去了,收藏热起来了,商品社会嘛,资金总要有个流向。命苦的人把钱用在买房上,命好的人把钱用在收藏上。
喜欢盛世古玩商请大家收藏:()盛世古玩商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