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从此世上无安乐(二)(2 / 2)

盛唐崛起 庚新 1561 字 8小时前

但因为这件事,使得不少人开始提防起来倭人。

南市甚至出现了驱赶倭人的情况……唐人的民族自豪感是无以复加,对于倭人的挑衅,自然无法容忍。甚至不少人开始建议,朝廷应该向那些倭人开战……

这么多的事情发生,杨守文事件的关注度,自然也就降低。

李裹儿对此却非常不满,在郡主府牢骚道:“那开启游仙宫的功劳,明明是杨青之的,为什么没有人提及?还有,抓捕倭人,也是杨青之的功劳,怎么只字不提?

不行,我要进宫,找祖母说一说。”

吓得李仙蕙连忙拽住了李裹儿,“裹儿,你别胡闹。”

“我哪有胡闹?”

“这些消息,恐怕是祖母命人传出,为的是减少坊间对杨守文的讨论。

你现在跑过去一闹,弄不好会激怒了祖母,到时候那杨守文,也就更加危险了。”

“可是,这么久了,祖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武则天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

按道理说,如果她生气,应该早就杀了杨守文才对;如果她没有生气,至少也会提起由头。可现在呢?武则天对杨守文不闻不问,就好像把他给忘记了一样。

她这心裏的盘算,又岂是李仙蕙等人能够明白?

不过,在当晚,李裹儿终于收到了杨守文的回信。

武延基正在和朋友吃酒,听到消息后,便急急忙忙赶来郡主府,为李裹儿出谋划策。

“这是什么?”

武延基拿着一摞文稿,感觉有些发懵。

李仙蕙苦笑道:“这是杨守文的回复……这一连几日不见动静,没想到他却写了半部戏文出来。”

戏曲,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于宋代。

不过,早在原始社会,伴随着原始歌舞的发展,衍生出了社火、傩戏等艺术形式。不过这时期的歌舞戏曲,大都是以娱神为主,只是后世‘戏曲’的雏形。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娱神的歌舞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歌舞。

在汉魏到唐代的数百年事件中,更先后涌现出‘百戏’、‘参军戏’和以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形式,使得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而教坊这类机构的出现,伴随着乐府的发展,以及诗歌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到了武周时期,戏曲已经完成了其萌芽阶段的成长,开始正式进入形成期,并且发展很迅猛。

“打金枝?”

武延基饶有兴趣的念叨,兴致勃勃往下看去。

这是一篇戏文,讲的是汉朝时期,王莽篡位,汉光武帝揭竿而起。当时汉光武帝手下有一员大将,就是伏波将军马援。他追随刘秀立下赫赫战功,更在建武十八年,一举平定了岭南交趾人的叛乱,班师回朝。汉光武帝刘秀很高兴,于是让女儿嫁给了伏波将军马援的儿子马客卿,和马援结为亲家,马家声势无二。

以上这些,是戏文的背景。

马客卿历史上的确是马援的儿子,不过早夭,并无记载。

接下来,便是戏文的正文。

公主和马客卿成亲之后,依仗着她公主的身份,处处管束制约马客卿。

有的时候,她并非是故意刁难。可身边的人会煽风点火,她身为公主,有时候不免有些骄横。马客卿虽然不满,可是面对公主的身份,也无可奈何,忍气吞声。

马援大寿,公主前来拜寿。

可她身边的人却说,你是公主,怎能低三下四?

于是,在拜寿的时候,公主没有下跪,惹来马客卿的不满,于是和公主评理。

两人争执不下,马客卿一怒就打了公主一巴掌。

这一巴掌,却惹了大祸。公主自觉是受了委屈,于是跑回宫中,向刘秀和阴丽华哭诉委屈。而马援在得知马客卿打了公主之后,也吓得不得了,把他绑入宫中……

故事,到这裏结束了。

杨守文这个打金枝的戏文,实际上就是后世所流传的《打金枝》。

但由于郭子仪和郭暖都还没有出现,杨守文更不敢引用唐代的那些公主和驸马,于是就用汉光武帝刘秀取代了唐代宗,让伏波将军马援,代替了汾阳王郭子仪。

武延基看得如醉如痴,等发现戏文没有结尾的时候,顿时急了!

“郡主,下面呢?下面呢?”

李仙蕙看着他那猴急的模样,忍不住捂着嘴笑了。

事实上,刚才她看完了这戏文之后,比武延基差不了多少,更对杨守文是破口大骂。

这家伙,实在是太缺德了!

“郡马,请你来是想让你看看,这杨守文到底什么意思?”

听了李仙蕙的话,武延基沉默了。

那戏文中的故事,他似曾相识。

马客卿迎娶了刘秀的女儿,处处谨慎小心。而他,不同样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吗?